警惕釣島背後的美國因素
釣魚島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中日關係的巨大障礙,也引發東亞格局的急遽改變。
釣魚島問題其實是美國製造出來的。原來屬於台灣宜蘭的釣魚島,在1970年美國向日本歸還琉球群島的時候,作為贈品送給日本。儘管當時兩岸都就此提出抗議,並且因此引發了最早的保釣運動,但日本還是就此控制了釣魚島,而美國則宣布只是向日本移交管轄權,釣魚島主權需由中日雙方談判解決。
爭島升級陷對抗危機
1978年中日商討簽署和平友好條約,涉及釣魚島主權問題,當時出於中國發展的大局,鄧小平提出對釣魚台問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釣魚島周邊海域油氣資源)的主張。中日雙方形成默契,在釣魚島問題上保持克制,不採取惡化局勢的做法。因此,保釣在中國大陸一直沒有成為主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鄧小平的去世,中日兩國國力與在東亞影響力的此消彼長,日本方面逐漸改變了釣魚島政策,不再遵守甚至不承認有默契。日方甚至明確提出尖閣列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不存在爭議的主張,中國不能不明確對應。
8月15日香港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遭到日本逮捕,中國外交部迅速反應,要求日方立即放人,中國內地媒體持續大量報道此事,與以前類似事件的處理有明顯的不同。8月4日北京《環球時報》發表社論《日本若出狠招中國應堅決報復》,外界普遍認為體現了北京的主流意見。
日本政府處理這個事件是留有餘地的;以日本海上保安廳執法艦艇的實力以及過去對應港台保釣船的豐富經驗,日本可以做到不讓保釣人士登陸,也可以強力衝撞保釣船,使之不能接近釣魚島。但是,這很可能釀成船毀人亡的大禍。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件,必將引發全球華人的怒火,特別是中國大陸民眾的反日情緒,使釣魚島危機升級為中日之間全面對抗的嚴重危機。日本方面等保釣人士登陸之後即逮捕他們,並以這些保釣人士違反日本的入境法為由加以處理,如果日本方面隨後將他們遣返,那麼事態還是可控的。因為十四名保釣人士得以平安返回香港,事態不至於擴大。雖然釣魚島的糾紛不可能就此平息,但至少不會立即引起中日關係的嚴重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