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郁琦。(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南京2月12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12日下午在南京大學演講,以“一誠天下動”為題目,呼籲兩岸青年交流有利於相互瞭解,勉勵雙方應該務實面對彼此的差異,用誠心與誠意相互交往,就如同南大校歌中所提到的“大哉!一誠天下動”,才能真正去異求同,開創出未來嶄新的格局。
以下是台灣陸委會提供的演講稿全文
陳校長(駿)、國台辦陳副主任(元豐)、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以及在場的媒體朋友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一、我與南京大學的淵源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到南京大學,和各位南大的同學們見面,有很多媒體說我這次來大陸訪問是歷史性的,問我為什麼第一站選擇來南京?而有各種的揣測,我要在這裡告訴在座的各位,其實是因為我和南京大學有一段特殊的緣分,所以我希望到南大和各位同學們見見面、說說話,這就是我選擇第一站到南京最主要的原因。
看到各位同學,我不禁回想起1990年,也就是24 年前,在那兩岸交流剛剛起步的時代中,我曾經是台灣大學辯論隊的一員,當時我代表學校參加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大專辯論賽,有機會與南京大學一群優秀的青年朋友結識,其中有大地海洋系、法律系、文獻情報系和哲學系的同學。
我一直珍藏著當時南大同學贈送給我的雨花石,這些石頭有著斑斕的色彩,我想它們的售價或許不高,但是對我來說就像是無價之寶。雖然包裝的盒子已經隨著歲月而泛黃破損了,但是小石頭都還光澤溫潤,好像蘊藏著永恆的友誼與記憶。每每把玩著這些小石頭,都會讓我想起那一段充滿熱情的青春歲月。
當年的亞洲大專辯論賽,我們台灣大學打入決賽,對手正是你們的學長姊,決賽的辯論題目是:“人類和平共處是一個可能實現的理想”,我們台大站在反方,否定這一個命題,力主人類和平共處是不可能的。我還記得當時說過:“在我們談論‘可能’這個字眼的時候,請大家注意,我們要用現實的證據來推論可能性,不能用一種空想。”那是一場雙方激烈交鋒的比賽,當時你來我往的場景,至今仍鮮活地停留在我的記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