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7日電/網評:九二共識可以體現兩岸的善意
作者 許文彬 臺灣 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海基會於五月三十一日舉辦大陸台商端午節聯誼活動,在田弘茂董事長主持的綜合座談中,有台商呼籲政府:面對兩岸僵局,應有政治智慧提出替代方案,儘快跟大陸展開對話,雙方政府都有責任,應該互讓、體諒對方。
就此兩岸情勢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大陸方面已經一再宣示其底線:“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其實這個說法並非全無“善意”存在,值得綠營執政當局理性、冷靜地考量因應之道。
“九二共識”這四個字本來就不是當年載於正式文書的專有名詞,而是對於海峽兩岸海基、海協兩會當年香港會談過程的事後解讀、詮釋。這也就是辜振甫先生生前在“勁寒梅香”書中所說的:“第一次辜汪會談能獲得突破性的成果,關鍵在於就‘一個中國’的原則上,雙方得以‘各自表述’其內涵”、“在兩岸互動過程中,這是一件何等重大的事情︱大陸接受台灣的建議,成為兩岸數十年來第一個正式的政治妥協!”(第二六二︱二六四頁)。這不就說明了“九二共識”既是北京的“原則”,同時也是一種“善意”嗎?
因此,在法理邏輯上,這是兩岸立場最大公約數的默契,根本不存在所謂“真”或“偽”的問題。如果刻意加以否定或迴避,那只是一種意識形態之執著而已,反而對台灣不見得有利。
二○○五年三月,當時的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會議場合,發表“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即已公開宣示:“一九四九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這不僅是我們的立場,也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既然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就不存在所謂大陸和台灣誰吞併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