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其實是“金玉其外,舊絮其中”,仍然是舊的、典型的民進黨的立場。
|
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中國時報前社長王健壯今天在該報撰文說,蔡英文已完成謝票之旅,在她二月底卸任黨主席之前,民進黨中央也將完成一份選戰檢討報告。
其實稍懂選舉的人都知道,蔡英文這次“總統”選戰打得並不差,她的個人特殊魅力,她的特殊修辭本領,以及意外風靡全台的三隻小豬運動,都比馬英九更有吸引力;民進黨內有人以蔡英文是敗在“金氏戰法”來定調敗選原因,那是高估了馬辦,低估了自己。
但為什麼蔡英文結果仍然敗在最後一哩路上?其中最可能的關鍵應該是:她雖然是非典型的民進黨領導人,但在選戰過程中的民進黨卻仍然是典型的民進黨,她雖有不同於老民進黨的特殊修辭本領,但她的政見內容卻並不特殊,也仍然是典型的民進黨政見。
文章提到,布萊爾當年帶領工黨打贏選戰時,除了標榜他自己是非典型的工黨領導人外,也向選民證明他領導的工黨是個新工黨,這個新工黨在政治理念與政策路線上,都不再堅持舊工黨的僵化教條,而且還移植了許多撒切爾主義的政治哲學與治國策略。同樣的,在野十三年的保守黨最後能打敗工黨重掌政權,也是因為歷史,卡梅倫把舊的保守黨,從內到外都逐步改造變成一個新的保守黨。
換句話說,政黨領導人或“總統”候選人如果帶領的是一個體質不變、政策路線也不改的舊政黨,他們的個人條件即使再怎麼優越,也很難博得選民的青睞,遑論重新奪回執政權。
以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為例,蔡英文雖然在選戰期間創造出“台灣共識”這個名詞,但台灣共識祇是個民主程序,並不具備政策內涵,不但不足以取代九二共識,也無法彰顯蔡英文究竟有任何不同於馬英九之處;也就是說,蔡英文祇提出了一個新名詞、新口號,卻未提出新政策、新路線。
另外,選後民進黨內部有許多人認為蔡英文是敗在九二共識上,但這種看法其實是過度高估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當然也高估了那些表態支持九二共識的企業老闆影響力,比較正確的解讀應該是:台灣共識祇是一個修辭,但修辭是漂亮的外在,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其實是“金玉其外,舊絮其中”,仍然是舊的、典型的民進黨的立場。
過去幾年,雖然中國在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的角色早已丕然大變,兩岸關係也走到了幾乎難以逆轉的地步,但民進黨卻始終回也不改其志,仍然不改冷戰思維,仍然以圍堵作為與中國互動的最高戰略,也仍然自困於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舊絮之中,讓民進黨變成了全球唯一至今仍對中國進行冷戰的政黨。
文章續道,謝長廷日前建議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該盡量貼近國民黨,但這種“政黨趨同”的意見在黨內勢必會引起反彈,甚至會被以投降主義或失敗主義視之;但民進黨在進行兩岸政策的選後檢討時,卻必須把握幾個重點:
其一,擱置九二共識的爭議:不要再被九二共識這個名詞綁手綁腳,也不需要再爭辯這個名詞是否存在,否則將永遠走不出九二共識的困局。
其二,拋棄陰謀論的束縛:不要再動輒替國民黨或馬英九扣上親中賣台的帽子,陰謀論雖然有短暫的戰術效果,但也因為陰謀論太廉價有效,其結果卻很可能讓民進黨懶惰於創造新的政策論述,戰術得一分,戰略卻失九分,得不償失;更何況被陰謀論制約的政黨,永遠是陰謀論的最大受害者,民進黨不能重蹈覆轍。
其三,創造新的兩岸論述:民進黨內不乏知共的中國通,他們在擱置九二共識爭議以及拋棄陰謀論之後,更該進一步創造新的兩岸論述,不應再抱著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神主牌不放,也不應讓台灣共識變成新的神主牌。
其四,介入兩岸決策:民進黨過去幾年在兩岸事務上始終扮演反對、拒絕與阻礙的角色,但兩岸協商未來將日趨複雜困難,政治性協商更可能接踵而來,民進黨必須要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不能再讓國民黨獨攬兩岸決策權。
“總統”選戰敗選後,蔡英文一再以最後一哩路來期勉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但最後一哩路難走,第一哩路也是坎坷難行;在新的兩岸政策上,民進黨其實才剛開步走他們的第一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