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目前國際社會各方輿論來看,多認為英國“脫歐”弊大於利。 |
中評社╱題:英國“脫歐”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啟示;作者:鄭劍(北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8月號(總第224期)
英國“脫歐”公投的後果
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揭曉。這是事關分與合的大事件,不能不引發關心兩岸關係的人們的思考。乍一看,一般會認為“台獨”將受到鼓舞,因為公投的結果是走向“分”。從那些天島內有關反映看,確有不少這種看法。
但是,冷靜下來認真加以分析比較的話,恐怕結論應該是相反的。歐盟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未來也未必會成為現代國際法意義上的一個國家。這次公投只不過表明英國,似乎略微多數的人那時那刻選擇不支持國家繼續參與歐洲統一進程而已,不是支持從一個國家獨立出去。況且,假如“脫歐”後英國的情況迅速惡化,“留歐”呼聲是不是會再起並推動二次公投?恐怕是必然的。同時,為了維持國家統一,防止蘇格蘭、北愛爾蘭等獨立,英國也有再次舉行公投的動力。實際上,這次公投揭曉後,就有大量投“脫歐”票的選民後悔了。因為他們與首相卡梅倫一樣,投票前壓根就不相信“脫歐派”會獲勝,很多人是出於宣泄一下不滿、給歐盟一點改革的壓力等動機,投了“脫歐”一票,並非真的支持“脫歐”。蘇格蘭、北愛爾蘭更是揚言一旦“脫歐”,它們將舉行“脫英”公投,以留在歐盟。這些所謂“Regrexit”(“悔脫歐”)迅即發起了二次公投網上連署,到7月上旬,支持者已達400萬人!正應了那句話——“當代表歐洲文明權勢頂峰的羅馬人踏上這片島國的土地時,英吉利就注定不會同大陸隔離了”(陳樂民等《戰後英國外交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版P33)
英國的這個公投結果對其全社會特別是多數民眾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歐盟和國際社會將來會做出何種實質反應、“脫歐”對英國的長遠影響到底如何?等等,目前都還處於預測分析之中,一定程度上還是未知數。但從目前國際社會、英國國內、各方專家、廣大民眾反應看,多認為英國“脫歐”弊大於利。也就是說,“脫歐派”並沒有把握一直歡欣鼓舞下去;鼓吹“脫歐”的頭面人物更沒有把握不被後人作為反面人物寫入英國歷史。
所以,我們一定要冷靜、全面、客觀、歷史地由英國“脫歐”公投而聯想到兩岸關係、啓發處理兩岸問題的思維。切不可主觀片面、頭腦發熱。
英國“脫歐”公投對海峽兩岸的第一個啓示
海峽兩岸應當從英國“脫歐”公投中得到的第一個啓示是:濫用民主後果嚴重,處理兩岸議題要遠離民粹。英國此次公投,是用錯誤的方式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民主的本意應在促使當局做出正確決策,形成全民共識。因此,任何負責任的民主,都應從公眾的全局、長遠利益出發而動,而非隨一黨一己之私胡來;民主是一種管理制度,公投是民主的一種實現形式,兩者都非唯一選擇、“靈丹妙藥”。任何事物都有一分為二的一面,都存在異化的可能,濫用民主將導致實用主義、極端主義、民粹主義盛行,最終傷害的是民主本身。卡梅倫自以為是,舉著公投旗幟選舉上台,持續推動公投以鞏固政權,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投機行為;“脫歐派”最富蠱惑性的宣傳是加入歐盟造成東歐移民搶了英國原住民的飯碗、西亞北非難民湧入破壞了英國的社會秩序、歐盟管理體制損害了英國的主權獨立和文化特性等,骨子裡還是民粹主義的一套。他們看不到東歐移民的貢獻、英國應負的國際責任、國家間文化交流交融的好處,也無視歐盟機制給英國帶來的巨大收益,因而誤導了選民的思考方向。大量選民趨向偏執、短視、功利,遂作出如此選擇。“脫歐”獲勝的本質是民粹主義得勢,理性讓位於感性,英國要吃苦頭的。退一步講,即便這次“留歐派”勝利了,公投本身也製造了社會的分裂,對英國也是一種傷害。民主本應在對立中尋找統一,濫用民主意味著在統一中凸顯對立。
假如海峽兩岸雙方均濫用民主的話,兩岸關係將會是另一種局面。大陸方面面對猖獗的“台獨”,13億多民眾、全體中華兒女一定會“人人喊打”,要求政府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政府受此民意壓力,非打不可!而台灣方面動輒打“民主牌”,導致社會嚴重撕裂、兩岸民意尖銳對立、“台獨”分裂盲動冒進、和平發展戛然而止、戰禍接踵而至。1995、96年李登輝的挑釁、1999年“兩國論”出籠、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執政,莫不是有力的證明。目前的台灣,濫用“民主”往往可收“政治正確”之效,民進黨和“台獨”分子深諳此道。“民主牌”是民進黨起家“法寶”、看家“利器”,是其反國民黨、攻擊大陸的政治工具,進行社會動員、擴大自身影響的基本手段,推動社會所謂“轉型正義”、實現“台獨”分裂的不二法門。長期以來,民進黨動輒推動“修憲”“公投”、遊行示威,造成島內政局持續動蕩、兩岸關係波雲詭譎。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在濫用“民主”上走的很遠,實質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獨裁,即少數“精英”與“暴民”裹挾威嚇“沉默的大多數”。兩岸關係這些年的風風雨雨、跌宕起伏,莫不與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濫用“民主”有關。
啓示二:講究水到渠成,防止衝動誤事
海峽兩岸應當從英國“脫歐”公投中得到的第二個啓示是:民眾缺乏成熟理性思維可能做出衝動的選擇,處理兩岸議題要行穩致遠。推動重大舉措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實行民主亦不例外。假如投票是個好辦法的話,也要講究水到渠成。特別是對重大議題的全民公投,如果沒有不同主張的廣泛宣導、全社會的理性認識、多數選民的成熟思考,便不可貿然發動。所謂時機成熟,不應當是有利發動者包括政黨達到自身目的的時候,而應是多數選民有能力做出有利整體利益的正確選擇的那刻。否則,政客為權力而動、民眾憑感覺辦事,都“爽”一下,是極不負責任的行徑。
傳統英國人對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間關係的基本看法是:要麼當歐洲的盟主,要麼“光榮孤立”;即既不情願當法德等國的平等夥伴,更不願當其“跟班”。實際上,很多英國人根本就不承認自己是歐洲人,如他們稱跨英吉利海峽東去為“去歐洲”。所以,即便從歐盟成立第一天起,英國人的思想也是不統一的,在處理與歐盟關係問題上爭議不斷。英鎊存廢、申根協定的特例,就是這種情緒的反映。換言之,英國人加入歐盟本來就很勉強,“入歐”一直是英國的重大公共爭議。這一爭議長期呈“留”、“脫”兩派對立、“留派”略佔上風的局面。支持“留歐”的保守黨卡梅倫2013年即宣佈未來的公投計劃,寄望以此爭取選民,同時解決國內爭議。2015年大選獲勝後,卡梅倫不得不對選承諾,推動公投。但豈不知這世界變化快,難民、“槍擊案”等突發事件接二連三,直指加入歐盟的“弊端”。在突發事件刺激下,選民更加不理性,“留歐”“脫歐”社會爭議更大。在此情況下,卡梅倫政府本不應該將如此焦灼的議題付諸公投。硬性公投不但無助安定人心、結束爭議,反而會擾亂思考、進一步激化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