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中評社 趙家麟攝) |
第一,個人主義(動機)加集體主義(需求),即個人的奮鬥要兼顧集體發展。第二,公有制加私有制,目前大陸的整體經濟發展,70%是私有、30%公有。第三,市場行為(自主)與政府行為(幹遇)兩手都要硬。第四,國家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要取得新平衡,具體的作為就是一帶一路。
楊開煌說,從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看,中國的現代化要達成的目的什麼呢?他認為中國大陸並非要取代美國,也不想當國際社會的老大,目標應該是孫中山說過的“迎頭趕上”才是。
他認為,其實,現在的中國大陸,在某些部分已經是世界的“頭”之一了,習近平立下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換言之,2035年一到,至少能夠併駕齊驅,屆時,中國做為一個強國,就要有引領世界的能力、有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能力,現在的中國大陸就已經邀金磚國家與其他未開發國家一起來建立可讓大家共享的國際新規則。
楊開煌表示,在中國大陸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會出現兩個效應:一是中國式治理模式,不是要外銷,而是提供國際社會另一種有別於歐美體制的不同選擇;二是從“治理體系完善”轉向重視“治理能力提高”,國際學者已開始看重這一點,亦即不是從民主與否來看治理模式,而是更關注在善治或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