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原因,令所有中國學者都以同一角度解釋日本的政治和安全考慮呢?文章指,有人歸咎是集體思維令所有人走向一致想法;有人歸咎是民族主義淹沒理性分析;有人就歸咎自我審查是元兇,因為過度偏離政治主旋律(尤其是在政治換屆和民族情緒高漲的時期)會為自己帶來麻煩。
不過文章認為,這其實是中國的策略,因為中國意識到日本政府的軟弱,所以想借此取得外交或其他方面的好處。文章聲稱,中國的強硬能令日本和盟友作出防禦,這樣中國就能以受害者自居,並拉攏同樣對日本不滿的其他國家,借此分化日本和盟友及地區夥伴的關係。
文章表示,無論當中原因是什麼也好,最後都會造成嚴重後果。而且,所有分析都認為,修補眼前亂局的責任在於中國。如果中國是“刻意忽略日本的用意”,或者這根本是中國的策略的話,那日本除了屈服之外,根本沒其他方法補救現時的局面。如果日本選擇屈服,中國將會變本加厲,所以日本絕對不會這樣做。
但如果中國是“意會不到日本用意”,那麼日本政府緩解緊張的努力其實都是徒勞。中國對日本的動機和意圖抱有懷疑,表示野田政府積極為兩國建立互信的措施都會失敗。文章表示,要成功解決問題,最終都是取決於中國政府推進全新的中日關係的決定,中國應撇開對日本的猜疑,優先開展兩國的合作。
在這方面,日本要從中協助,但中國要負責牽頭。但文章到最後還要補充說,中國不大可能會主動解決問題,然而過去的中國領導人都有遠見和能力接受這大膽的和富遠見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