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朱高正:中國為新時代的全球化貢獻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00:13:20


 
  亞洲四小龍現象強有力地扭轉了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百餘年來積非成是的偏見。自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尤其是甲午戰爭竟然敗於一心脫亞入歐、銳意革新的日本之後,戮力於救亡圖存的中國先進知識份子大多以傳統文化為完成現代化的絆腳石。而在出現亞洲四小龍之後,人們發現傳統文化非但不必然是現代化的絆腳石,而且可能是完成現代化最重要的底氣和助力。在八十年代中,德國出版《儒家共產主義》一書,作者就以儒家共產主義這個角度來解釋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所決定的改革開放政策。換句話說,由力行撥亂反正的中國共產黨刻意汲取儒家思想對現代化有利的元素,來改造社會主義中國、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完成中國的現代化,也是在世人面前驗證,中國的崛起不必走西方的老路。

  1978年12月18日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以“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提出政治報告,從此中共徹底擺脫極左路線並拉開改革開放的序幕。四十年來所取得的成果,連德國的媒體都不得不誇讚這種成就是人類有史以來僅見的。在這四十年內,中國國內生產毛額增長四十倍、國民人均所得增長一百倍、外貿總額增長二百倍,當今的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發電量與工業產值均執世界之牛耳,而國內消費市場也在去年超越美國。這四十年來,中國從一窮二白、工業底子薄弱、基礎設施落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除此之外,改革開放的成就更具體反應在史無前例基礎建設成就上面。

  事實上,早在1992年大陸就已經展開關於興建歐亞大陸橋的可行性研究,但當時由於蘇聯剛瓦解、中亞形勢動盪不安,因此採用鐵路運輸打通歐亞的構想未能實現。直到二十年後的2011年,從中國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鐵路終於得以啟程。比起海運的四十多天航程,經由中歐班列可以縮短至十五天,運輸費用也大為節省。自從中歐班列通車之後,四年多來已經累計超過一萬個班列,而且班次、通路還在不斷增加。中歐班列的開通為沿線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新的希望。甘肅生產的西紅柿可以輕易地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因為緊鄰中國,是中歐班列幹線的必經之地,因而深受其益。

  為了迎接中歐班列,哈薩克斯坦一方面改善原有的鐵路設施,另一方面也加強了裡海沿岸的港口設施,這使得沉寂已久的以商貿為主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生機。沿線國家除了鐵路班次不斷地成長與關稅、基礎設施的改善之外,馬上即將實現的就是從江蘇的連雲港穿越哈薩克斯坦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中歐國際公路。以此看來,歐亞大陸之間的鐵、公路運輸將日益繁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分流海上運輸的資源,因大航海所造就的世界面貌將開始改變。在此前景下,中國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因為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長期處於戰亂、貧困而經濟落後。中國在百年前曾遭列強的拒絕,因此更能感同身受,比起西方強權,更能與沿線國家互相理解,秉持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來實現共商、共建、共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