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中評社記者 宋楷文屏幕截圖) |
北京只談統一後的論述,把“一國兩制”當成目標,把和平統一或者武力統一當成是一個方法,即促成“一國兩制”的方法。我們應該來思考另一個方法論的問題。
假如大陸同意我們的看法,即和平統一當然比一國兩制重要,那和平統一應是一個目標,到底什麼方法可以走向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是統一後的政治安排,我們暫時不談,因為大陸有大陸的主張,台灣或國民黨也可以有台灣或國民黨的主張。主張“一國兩制”還是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或統一後的其他政治制度安排,哪個比較好?這個統一後的制度問題我們可先不談。
兩岸可以先談統一前,怎麼樣可以結束現在的敵對狀態,走向和平統一。我覺得國民黨應該在這個方面發展它的大論述,國民黨的現在應該說,我們如何能夠解決敵對狀態。然後為兩岸創造一個有利於走向和平統一的條件,這是國民黨應該做的。
國民黨內現在分成三派,一是以馬英九和吳敦義所代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他們有八年的執政時間,但卻沒有辦法解決敵對狀態,無法讓兩岸走向和平,致使民進黨批評他“傾中賣台”。
在兩次大選失敗後,國民黨年輕人希望能夠改變目前的兩岸論述,情有可原。可惜他們基本上方向調整錯了,他們主張不要再談“九二共識”了,或者說現在“九二共識”要改變了。他們之中有人還自認是華獨,或獨台。即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的,和大陸之間已經沒有關係了。將來可以談統一,那是以後的事情,即所謂的“先獨後統”。這種論述的代表人物是朱立倫及江啟臣,屬華獨派,或者獨台派。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論述的代表人物是洪秀柱、張亞中及孫文學校。我們所說的第三條路就是去深化“九二共識”。把“九二共識”當做沒有共識的,找到一個兩岸可以接受的共識,兩岸以“分治不分裂”,追求“和合”的立場,確定一個中國的內涵,進而簽署和平協議。
國民黨和民進黨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民進黨的台獨或者分離主義必然會造成兩岸的戰爭,國民黨和民進黨最大的差別應該在於國民黨可以“創造和平”。可是現在國民黨目前的所謂“兩岸新論述”,是不可能創造和平。第一個,“一中各表”不可能和平,第二個,不再談或放棄“九二共識”更不可能創造和平,而且會更重要你失去大陸人對台灣的感情,這是更危險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走第三條路,第三條路有幾個概念,第一個,我們來解決當時“九二共識”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岸應先尋求兩岸一個好的政治定位,就像以前胡錦濤講的,兩岸應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兩岸政治安排,作為和平統一前互相相處的方式。
這方面大家以前看過我的視頻及我寫的文章,我提出了兩岸“和合”的概念,第一個階段“和”,先簽署和平協議,第二個階段“合”,促進兩岸的融合,或者integration,或者統合或整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創造一個第三體,即兩岸共同體的概念,即我提出的“一中三憲、兩岸統合”,這是“和合“論述。和平協議簽了以後,經過兩岸“合”的階段,兩岸當然可以坐下來談將來統一以後的政治制度。大陸當然可以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國兩制”,台灣方面也可主張天下為公,“民有民治民享”,只要目的是為中華民族找到更美好的未來,什麼方案都可以談,而不是侷限於“一國兩制”是唯一的政治安排。
國民黨應發展兩種論述:一個是結束敵對狀態走向和平統一的“和平統一前的兩岸論述”,即兩岸目前什麼樣的政治定位才是合情合理,也才能為兩岸創造和平;一個是“未來統一後應有的政治制度論述”。
國民黨不能再說,我不要什麼,“不統、不獨、不統”,我認為國民黨應以“兩岸和合”作為新論述。如果按照現在的論述,再結合民進黨的台獨主張,那結果可能是“要統、要獨、要武”,即大陸被迫提早促統,台灣走向獨,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定要武。
叧外,我覺得此次改造委員會兩岸組,受邀參加的非常侷限。以我為例,並沒有受邀,因此沒有建言的機會。有些非國民黨籍,也非兩岸專家的學者卻受邀。海外黨員、大陸台商也沒有被諮詢。這真是非常遺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