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香港成功落實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但基層生活依舊困苦,質疑政府未有處理好貧富懸殊問題。中大亞太研究所與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最新民意調查發現,76%受訪市民認為貧富懸殊問題嚴重或非常嚴重,其中49.7%市民認為情況可以容忍,而14%受訪者則表示生活入不敷支,推算全港約100萬人生活困苦,有59%質疑政府施政偏重“有錢人”利益,55.5%批評政府處理貧富懸殊表現非常不好或不好,建議政府應“對症下藥”,集中資源推出針對性措施,協助低學歷、低收入的市民,尤其是新來港人士解燃眉之急,加強基層的基本保障,同時增設常設委員會,專責提供中長期紓困建議。
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大亞太研究所與專資會在今年9月26日至10月7日,成功以電話訪問1,004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理解市民對本港貧富懸殊的主觀觀感,以及對政策的取向及承擔意願,調查結果與今年3月的同類調查相若。調查發現,76%受訪市民認為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表示非常不嚴重或不嚴重的只有 5.2%,其中59%認為政府施政傾重“有錢人”利益,表示傾向市民大眾的有20.6%,12%認為兩方面都有兼顧。針對港人的“仇富心態”,有 26.1%認為有錢人是靠“不好手段”致富,相信是憑借本身條件致富的有40.6%。
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認為,結果反映港人“仇富心態”並非媒體所指嚴重,不過,受訪者認為政府偏重有錢人利益則是“好弊的結果”,有違政府公平公正的施政原則,期望政府提高決策透明度,讓港人理解施政原則及理念。他續指,調查指出有14%受訪者生活入不敷支,根據目前約600萬的工作人口,推算約100萬人生活困苦,在香港的富裕社會實為相當大比例,建議政府成立常設委員會,專責提供中長期紓困措施,包括關於貧窮家庭子女的教育及課外學習支持、小區支持、再培訓服務,提高處理貧富懸殊的效率。
在政策取向方面,71.2%支持政府向高檔消費品抽重稅,反對的有17%,81.2%亦支持政府加強對產業的支持,創造更多低技術職位;此外,36.7%反對政府上調最低工資水平,支持的有45.2%,而反對增加綜援的高達55.8%,同意的只有23.7%。
王卓祺重申,最低工資及增加綜援客觀性能夠減少貧窮差距,但激起主觀的社會反彈,反映社會期望政府推出中長期扶貧規劃,而非一次性的派錢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