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場嘉賓全景(中評社 黃蔚攝) |
中評社博鰲4月12日電(記者 黃蔚 郭至君)11日上午,2014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大學校長對話:教育的國際化》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菲律賓國際科技學院主席許經旋,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韓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姜斯憲,原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教育部前副部長章新勝出席了分論壇。論壇主持人為澳大利亞精英高等教育學院院長、聯邦政府部長咨詢委員會委員祝敏申參與了此次分論壇討論。
原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認為,國際化是世界幾百年來的總趨勢,但最主要的概念還是現代化。際化里跟現代化有一點不同的地方,就是國際化有著“國”的概念。所以他強調,希望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不應該以大學為出發點,而是以學問水平和大學與大學之間的關係為出發點。
“從我來看,好的地方是對全球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文化、文明、民族、宗教、思想完全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可以接受,有好的就接受,不好的就不接受,這是沒有國界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韓震表示,改革開放的國際化是全球化,這次主題釋放新動力,這次是和社會互相塑造的關係,因此下一步國際化浪潮、全球化浪潮本身就是釋放新動力。他強調,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加深,中國也已經參與到了全球化進程中。中國企業走出去,到當地就需要理解當地的政策,以及和當地文化進行融合。
韓震還表示,世界已經全球化了,經濟全球化了,問題也全球化了,挑戰也全球化了,作為培養未來青年、精英青年的大學,如果沒有全球化的視野,那就不可能培養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引領人才來。
“用當地的語言去交朋友和第三方語言聯繫不一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發展,這確實是全球化,也就是說教育的全球化本身和經濟發展以後,是互相塑造的關係。既提出需要也提供推動力。”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