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台灣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中評社 黃蔚攝) |
中評社福州10月26日電(記者 黃蔚)數位參加第二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的大陸專家對中評社表示,由於歷史及現實等等原因,“一國兩制”這一極具包容性的制度設計被台灣社會長期污名化,呼籲台灣社會靜下心來、仔細聽一聽新形勢下具有新內容的“一國兩制”具體包含哪些意涵。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9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指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是習在其任內首度提出 “一國兩制 ”的對台方針。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台灣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餘克禮表示,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有歷史背景,因為大陸提出“一國兩制”時,台灣社會正值蔣經國執政時期,他把反共作為執政的王牌,大陸提出的任何政策台灣都要反對。在反共的大背景下,必然要反對“一國兩制”,而且還要動用媒體將它污名化,導致現在台灣民眾不清楚“一國兩制”的內涵是什麼,卻基本上一致地持反對意見。
餘克禮說,所以大陸要增進台灣民眾對“一國兩制”的瞭解,而這就需要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的大前提,然而遺憾的是,當前的兩岸僅僅做到了經貿交流正常化,政治關係仍在僵持。只有全面正常化,台灣民眾才能理性、客觀地瞭解一國兩制。
餘克禮表示,目前打開政治僵局很困難,因為其中涉及的不僅有兩岸,還牽涉國際大背景,即美國不希望看到政治和解,不希望看到簽署和平協議並建立和平機制,因為美國不想放棄插手台灣問題、幹涉中國內政就沒有了立足點,因此,需要兩門民間的各種力量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謝鬱則對中評社記者表示,台灣之所以對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國兩制”反應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該政策並不瞭解,這個制度的設計其實是非常靈活變通的,它分兩個部份:“一國”即“一中”,底線和原則是不會動的,而“兩制”則非常具有包容性,未來什麼樣至今還沒定論,因為它是由兩岸共同締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