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專家國殤墓園憑吊先烈 灑淚寄望未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0 01:03:49


臺研會會長周志懷、台灣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教授等一行人,向亡靈鞠躬。(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騰沖11月10日電(記者 黃蔚)“1995-2015: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參會專家昨日特意赴騰沖國殤墓園,憑吊在抗戰中去世的先烈亡靈。兩岸專家對中評社表示,抗戰史是兩岸共同的歷史,在當前社會並未受到足夠重視,兩岸應該以抗戰史為契機,通過教科書、文化交流等方式,加強構建共同史觀,為民族認同感做鋪墊。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教授表示,兩岸雖然對抗戰史解讀有所差異,但這段歷史反映出,中國只有保持團結才能對抗外來強勢力量的入侵。當下的中國也面臨釣魚島、南海等問題,如果說過去的抗戰史能給予今天什麼教訓的話,那邊是全中國應該盡力保衛自己的領土。當前,兩岸在釣魚島問題上可能態度上有差,但我相信,只要外部入侵力量足夠強大、足夠強勢,兩岸一定會團結在一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表示,過去的抗戰史反映出國共兩黨在民族大義上的一致性,深入知道過去的抗戰事跡後很受感動,我認為兩岸並沒有太過重視這段歷史,尤其是台灣社會,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刻意切斷了與大陸的聯繫,希望兩岸可以攜手以共同的抗戰史為契機,培養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共同史觀,這一點非常緊迫。

  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李賀就說,兩岸對遠征軍等歷史挖掘得並不充分,希望台灣和大陸民眾可以更多地來國殤墓園這樣的地方,了解過去的歷史,對這段歷史有一個重新的認知,因為一些台灣民眾的祖輩就參與過這段歷史。另外,李賀還表示,這段歷史反映出國共兩黨在民族大義上的一致性。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黃清賢表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文同種,當前好不容易有和平發展的形勢,我們需要從歷史的經驗中學習如何把祖先傳下來的東西合作得更好,而非相互對峙,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公海上加強合作,兩岸可以心手相連、創造更好的未來,而不要爭到底誰才是正統。兩岸合作後對兩岸必定有好處,因為兩岸民眾都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國殤墓園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的騰衝縣城西南1公里處的疊水河畔、來鳳山北麓,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在騰沖戰役中陣亡的將士而修建的墓園,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陵園。1996年,國殤墓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7年,被雲南省委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