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2015年春節前,筆者應邀到新德里在第17屆亞洲安全大會(ASC)上做關於中印關係的主題演講,了解到印度針對中國的“海上絲路”計劃的反制計劃。
可以說,中國通過中國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到達非洲、中東和歐洲的“海上絲路”計劃面對著包括印度在內的巨大挑戰。對此,我們不能不在戰略上清醒,在策略上尋求有效應對。
與中國一樣,印度是全球戰略研究界公認的“崛起中”的權力強國。如果沒有中國和印度的同時崛起,也無所謂世界權力格局的“多極化”或者“單的多極”局面的出現。如果僅僅有中國崛起,那麼世界就是美中兩極,不是多極。但在中國,有一些人對印度的崛起不以為然或者不了解。
中國面對的最大外部挑戰可能是,作為“新興大國”的我們與“老牌大國”美國之間的衝突,即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為避免落入這一陷阱,中國主動提出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
但這與歷史上的情況不同,除了處理與老牌大國的衝突,中國還需要處理與中國同時崛起的其他大國的關係。這是歐美生產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完全沒有討論的。從現實主義角度看,崛起中的權力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相互合作的,而是相互競爭的。
中國目前對印度的外交政策口號是“更加緊密地發展夥伴關係”。這當然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目標”了,實踐家樂觀其成。但是,從國際關係理論上講,這個很難成。就是因為兩個同時崛起的國際權力中心本質上是競爭、衝突的,合作的餘地當然有,尤其是在一些多邊領域;但是多邊合作即使很多、很成功,也對雙邊的衝突幫助不大。
印度的安全(戰略)研究學者十分重視“經濟與安全之間互動”(ESN)的研究。以這次第17屆亞洲安全會議(ASC)“理解印度的方式”為例,會議有一節是關於ESN的,提交論文中明確以ESN為題的有一篇。由此可見,這些印度學者認為,重視ESN是印度處理國際安全挑戰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國邀請印度加入“一帶一路”,包括其組成部分“跨孟加拉國、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即BCIM。那麼印度對此的反應呢?
印度沒有清楚而明確地支持“一帶一路”,但印度高度關切“一帶一路”,居然從威脅和競爭的角度對“一帶一路”做了令中國大跌眼鏡的反應——必須對“一帶一路”,尤其是其“21世紀的海上絲路”進行戰略反制。印度推出了與“21世紀海上絲路”差不多的“季節”計劃(Mausam)。新德里對斯里蘭卡2015年1月的總統大選進行了干涉,主要是阻止有利於“海上絲路”在斯里蘭卡進行的“親華”領導人連任。與中國外交政策僅有“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不同,印度外交政策中“不干涉內政”與“干涉內政”兩大原則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