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國家之所以跟風,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傳統商業層面的考量,而非卡梅倫所做的政治和金融賭博。如果亞投行正式運營,這些國家的公司也能加入亞投行的一些項目,所以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對它們一點危害都沒有。我們僅希望在當前的大氣候下,此舉可以為歐洲換來更多的流動資金,而不要帶走太多的資本。這樣的情況並非沒有先例,在1993年至1997年之間,倒楣的歐洲銀行家加入亞洲“淘金潮”、成為亞洲國家的放貸者,結果卻在金融危機中成為第一批失敗者。
今天,歐洲一些關於公共開支的限制規定,意味著很多有用的基礎設施項目得不到資金(包括英國的鐵路項目)。歐洲缺乏改變現狀野心,眼睜睜地看著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到歐洲就業機會的增長,並因此備受歐洲大陸年輕人的詬病。試想一下,歐洲國家的資金不能推動歐洲基建項目的發展反倒支持中國主導的項目與公司,這會讓選民更加對現狀不滿。
一個更好的做法,是把現有的歐洲基礎設施基金擴充為歐洲版的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投行。該行也可以邀請中國加入,如果該行地緣政治風險低並且回報不錯,中國也可以考慮接受歐投行提出的條件。然而,歐洲內部似乎無法達成一致,相反,卻在外人面前互為競爭者、越來越分裂。在經濟利益面前,整個歐洲缺乏野心,歐洲關鍵成員國之間也缺乏信任,這真讓人倍感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