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雙方派出豪華陣容 資料相 |
易明稱,奧巴馬政府中看似不那麼豪華的“B”團隊,卻在對華政策上取得“A”級表現。兩國在氣候變化上達成協議,互給對方公民十年期簽證,談判西太平洋海上和空中遭遇路規,減少或取消多達200種信息產品關稅。雙邊貿易額和中國對美投資在增加,雙方投入真正的能量談雙邊投資協定。在中國更強硬的領導人之下,奧巴馬第二任團隊在成績單上得分無人能否認。
自從以基辛格為“高參”的尼克松政府打開美中關係大門以來,“朝中有人”似乎成為推進兩國關係的捷徑,熱衷於發展對華關係並對總統有影響力的高官對美中關係的每次突破或化解危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辛格、奧森伯格、布熱津斯基、斯考克羅夫特、佐立克、保爾森都是這樣的人選,也成為中方器重的美方政壇“大咖”。芮效儉、貝德、李侃如、傅立民、斯坦伯格、洪博培等也是經常在美中關係中溫和發聲的重量級人物。
從小布什政府開始,兩國便致力於建立常規的對話機制,在奧巴馬政府過去6年似已結出果實。以兩國元首頻繁見面、通話、互訪,為兩國關係大走向定調為指引,以“戰略與經濟對話”、“美中商貿聯委會”、“美中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三大對話為支柱,美中之間建立了近百個溝通對話的常規平台,機制化的安排在保證美中關係平穩發展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麥艾文承認,北京通過個人關係對美政策產生影響的“基辛格式”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的對華政策是由許多內閣成員一直深入參與的“團隊運動”。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個人關係對於國家關係永遠都是有用的。外交關係並非完全是沒有人情味的公事公辦,良好的領導人個人關係,高官對於對方文化傳統的理解,無疑會成為美中兩國關係的潤滑劑,這就是雙方過去兩年安排兩國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和中南海瀛台夜話的主要原因。而近年來,美中外交關係中外交人士的專業性越來越強,公事公辦的色彩越來越濃。少了些許個人經歷和感性色彩的新時代外交,真會變得更理性嗎?很多人持懷疑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