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普頓(左)認為不確定下對中國對判斷要適度,張克斯(右)指有人透過扭曲的棱鏡看中國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費和中國研究項目主席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認為,有人預測中國崩潰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們透過扭曲的棱鏡來看待分析問題,比如有人曾寄望胡錦濤時代中國更加制度化,而習近平時代在他們看來成為中國走回頭路的“難以忽視的真相”(inconvenient truth)。第二,類似的文章下隱藏著對中國共產黨本身“低調的憤怒”,認為威權體制就是不會走向自由開放。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道恩(James Dorn)認為沈大偉“太悲觀”。他說,中國現在還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如果美國有這種增速會很開心。中國政府有很強的資源來處理問題,中國央行的人在化解中國經濟問題方面很有能力,也有經驗。中國儘管有危險,但他對中國前景的看法不像沈大偉那麼悲觀。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指出,如果中國體系崩潰,不會是因為經濟放緩,而是其它政治因素。一些國家政權崩潰是因為經濟糟糕,人民窮困,但中國人民的收入在增加,生活在改善,中國人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感覺可能更集中於自己的呼聲能否被聽到,自己有沒有上升通道,而且這種感覺又會被自己及其父母的社會地位所影響。
黃育川認為,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任務是,如何因應人民這種更高層次的關切,又沒有那種被動的不安全感,這就是政治改革的過程。他指出,中國需要更加複雜老到的機制,也需要更有責任感的公民,而不只是給公民話語權,讓他們隨便幹,那樣也會引起極大的不確定性。政府和公民都需要更加成熟的體系,來發現保持社會穩定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