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近日啟動口述史項目,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在復旦大學鮮為人知的軼事被發掘出來。
據《東方早報》報道稱,王滬寧的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陳其人在口述中透露,王滬寧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很會寫文章,很會思考問題,那個時候表現很突出。
談到與學生王滬寧的交流時,陳其人說起王滬寧考研時的一段小插曲:“他來考的時候,複試遲到了,本來是要取消考試資格的,但我照顧他,遲到了大概20分鐘吧,我還是讓他考試了。”
在被問到為什麼遲到20分鐘還網開一面的時候,陳其人說:“因為他初試的文章寫得很好,所以複試遲到20分鐘我也照顧他。”
以下為報道原文:
復旦大學第十宿舍12號樓內,78歲的復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簡稱“國務學院”)教授孫關宏在向學生口述歷史,當談起18年前評定職稱的曲折時,他突然毫無徵兆地哭了,那段歷史給他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
“我們三個被嚇了一跳。”復旦2010級政治學系的劉劍日前回憶起2013年5月和孫關宏做訪談的這段經歷,當時他與另兩名學生想起培訓課上教過,“如果遇到對方情緒比較激動,採訪者首先不要說話,不用勸,就讓他釋放一下。沉默了一會兒,孫老師就及時克制住了。”
走進老教授家中訪談院系歷史的並不只有劉劍等3名學生。為了保留院系真實的歷史,兩年多來,復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招募了幾十名學生志願者,對學院離退休教授進行訪談,記錄口述史,相關書稿擬於今年5月結集出版。
復旦新聞學院、復旦歷史系、復旦校史研究室也都使用“口述”的方式來記錄院系發展史。因為傳述人是 “活證”,他們的口述史是歷史最好的證言。
有“口述歷史第一人”之稱的著名史學家唐德剛曾表示:口述史應該記錄“正史”上看不到的,生動具體的生活細節和個人感受。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復旦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也認同,應該通過口述歷史去挖掘文本之間不會留下來的歷史,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口述歷史中相互辯證來接近歷史的真相。
然而,時間是口述史的最大限制,不可避免也不可挽回,因此對80歲以上老復旦人的訪談就像考古上的搶救性發掘一樣有必要。
尋找遺失的歷史記憶
為了慶祝政治學系成立90周年和國政系建立50周年,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院史口述項目從2013年4月啟動,派出12組同學,對老教授、老校友進行口述訪談。國務團學聯分團委副書記葛明星日前說,目前,第三批訪談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是“將整理好的口述稿改寫成書稿,我們計劃今年5月份出版一本院史的冊子。”
在復旦國務學院的訪談步入尾聲之際,復旦新聞學院也已啟動口述史項目,由復旦學院黃芝曉和林溪聲老師主持。
不同於國務學院,新聞學院的項目將以研究課題的形式開展。學院主辦的核心期刊《新聞大學》為之特辟口述史專欄。
設立專欄的構思醞釀已久,最早可溯源至本世紀初, 黃芝曉剛從《福建日報》副總編的崗位轉向教學,任復旦新聞學院院長。黃芝曉說:“隨著自己奔向古稀之年,要為復旦新聞學院、為中國新聞教育事業留下一點史料的緊迫感就更強了。”
2011年秋,新聞學院資深教授丁淦林老師過世,他的博士生、新聞學院教授黃旦寫了一篇紀念文章,發表在《新聞大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