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仁安擔任過國際倉儲物流協會聯盟會長。(中評社 黃文杰攝) |
這個“台灣認同”,在他們那個年代,每次出席國際場合,都會碰到中國要求把“中華民國”旗幟拿下來,他心中當然不舒服,但理想是一回事,台灣如果想進入聯合國,會面臨中國抵制,加上台灣老派或保守派的抗衡,但什麼事情都有方法都有過程,這個理想可能10年、20年才會成功,馬上掛新招牌不可能成功。
被問到民進黨蔡英文如果明年上台之後,會不會有“改變”?
黃仁安說,“認同台灣”有很多符號標語,但不要從“符號”本身來解讀,這件事不是“非黑即白”,這是過渡時期的手段,目的在後面,但多說無益,大家都對目的有默契,隨著成熟度,你的見解歷史,就不會被外在所“騷擾”。
對於民進黨上台,台灣可能面臨“雪崩式”外交斷交,黃仁安認為,“邦交國”數量,那是象徵,代表自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跟中國不同,代表國際社會有人承認,台灣有外交關係,固然有“邦交國”很好,但重點在於大陸緊抓“一中框架”,馬英九又認同“一中”。“一中”是你我同屬一個中國,方便中國以“內政化”處理台灣問題,畢竟台灣國際地位是未定論,這對中國是沒有安全感,被框在“一中”是目的,台灣勉強能有幾個“邦交國”。
黃仁安說,馬英九都認同“一中”,國際對於“一中”當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邦交國”,不是想多就多,誰不想多,但馬英九又要“一中”,國際社會不可能認為是“中華民國”,自己騙自己,中國故意留幾個“邦交國”給馬英九玩玩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