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網評:湯顯祖墓擅自被挖 “好奇”可以休矣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李泓冰
圍繞湯顯祖墓發掘的新聞,以及反轉新聞,足以引來一聲浩嘆: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是的,江西撫州,玉茗堂主人湯翁,與他同時代的莎翁,成為東西方遙遙并聳的兩座戲劇豐碑。有他們的筆在,人類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有了一個妥帖的安放處,“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般跨越時空的浩蕩心事,也有了舞台上淋漓鋪陳的機緣。
對湯墓的貿然發掘,是有伏筆的。
去年,是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他的戲在各地、各國搬演,很是熱鬧。新編昆曲《臨川四夢湯顯祖》中有個情節,老年湯顯祖為覓歸宿,到處尋找墓田,疲累之際酣然入夢……這位“意氣慷剴”、“蹭澄窮老”的玉茗堂主由是頓悟,他的“臨川四夢”才是靈魂安放之所在。
一時間,海內爭說湯顯祖,家鄉也不甘人後。古墓犁為田,鬆柏摧為薪。一言成讖,仿佛薪火相傳的唯一標簽,便是掘墓——湯翁鄭重寄骨的墓田,果然被惦記了,被擾動了,被發掘了,還是以“江西省文化廳和撫州市政府聯合”的堂皇名義。經歷400年滄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難道真的留不得也麼哥?
難怪考古界大嘩,難怪國家文物局要拍案,“擅自進行墓葬發掘、未及時上報重要發現”,此風絕對不可長,因為,這是一旦發端、泛濫,便不堪收拾、貽害無窮的惡例。
五千年文明的中國,遍地文化遺存,豈能輕易擾動?目前,想發掘重要遺址、古墓,依法依規的審批十分嚴格,除了配合基本建設的搶救性發掘,事出不得已,主動性發掘幾乎是絕對禁止的。畢竟,今人保護文物的技術手段和能力還遠不够理想,與其挖出來任其朽壞,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不如就地保護,留給聰慧的子孫。
我們不是沒有過教訓。說來也奇,湯顯祖和他同時代的萬歷帝,身後竟有同樣的際遇——一君一臣,都成為被主動發掘的墓主人。上世紀50年代,十三陵定陵的貿然發掘,就造成諸多不可彌補的損失,不少出土文物一見天日便頽然失色,如萬歷帝那件封塵多年的龍袍,與空氣接觸後迅速氧化,變成碳化的碎片,其昔日的精致華麗蕩然無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