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慈湖五院辦公室,當中三號辦公室,主要是複製蔣家餐廳、客廳以及臥房,呈現當年蔣家生活。(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12月13日電(記者 黃文杰)桃園慈湖兩蔣陵寢資深導覽志工陳來發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陸客來台最高峰,曾接待1500人超級豪華陸客團參觀後慈湖,但這種盛況已經不復見,對於甫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未來慈湖兩蔣陵寢會有怎樣變化?就留給歷史來自己答覆。
桃園市府為了重新裝潢慈湖遊客中心,把中間廂房展廳,部分兩蔣文物挪移到後慈湖。
目前後慈湖仍屬管制,中評社記者向桃園市府風景區管理處申請,進入後慈湖採訪,發現昔日人人搶著進入後慈湖的盛況,漸漸退燒,12日下午只有一組遊客。
後慈湖原為蔣介石與蔣宋美齡散步、划船的小湖,園區步道由慈湖側門進入後,越過小丘陵,約兩公里路程,沿途景觀迷人。
這裡還有戒嚴管制時期所留下來的指揮所、碉堡、管制鐵門、辦公室等。
桃園市政府於2009年重新開放參觀,園區保留有5棟官舍的原始風貌,當時是五院辦公室,重現後慈湖的歷史、生態與蔣氏家族的人文生活,並復刻蔣家居家生活空間。
園區豐富的生態有人面蜘蛛、鳥類、蛙類十分多樣,還有台灣特有種肖楠木的森林浴步道,漫步其中並欣賞後慈湖的倒影。
中評社記者採訪慈湖資深導覽志工陳來發,他從2008年後慈湖開放,開始擔任專業志工,轉眼將滿10年,算是導覽志工“黃埔一期”。
針對慈湖遊客中心部分蔣家文物搬遷到後慈湖,陳來發表示,“多少可惜”,因為後慈湖屬管制區,一般人不太容易進入。
他說,如果放在前慈湖,遊客看到蔣家文物印象,即使複製品,遠比單純看文字更有吸引力,不然一趟導覽結束,一群人聽聽笑笑,人走出慈湖大概忘了九成,但看到蔣家衣服文物,腦海還存有新鮮感。
陳來發說,陸客不來,對於慈湖衝擊頗大,他印象最深,是接待過1500人超級豪華陸團,大陸直銷公司招待,搭郵輪來台觀光,每梯次150人,大約三輛遊覽車,一梯次一梯次來後慈湖參觀。盛況空前。
他觀察將近10年,來慈湖遊客轉變,除了人數遞減,台灣本地遊客仍對兩蔣存有負面印象,尤其中南部討厭蔣介石,邊走邊罵,說什麼也不願意進來參觀。
陳來發幽默說,帶導覽不能存有藍綠,只有努力解說,他也不忘融入歷史,一起跟蔣家“喊口號”。
他告訴中評社,他那一輩是跟著蔣介石喊“殺朱拔毛”,台灣後來退出聯合國,改喊“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到了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喊“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最後改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現在這些通通不講了,換喊什麼?原來,連他三歲孫子都會喊:“凍蒜”、“凍蒜”、“凍蒜”(閩南語:當選)
短短幾句“喊口號”的變化,充分說明,台灣與兩岸關係的改變,如今“立院”通過促轉條例,怎樣看未來慈湖兩蔣陵寢?
陳來發表示,歷史的爭議,就留給歷史來評斷,重點是怎樣學會重視歷史。
他也觀察,年輕人對兩蔣愈來愈陌生,考考兩蔣是誰?答案恐怕錯得離譜,加上官方陸續關閉或結束,包括大溪公會堂等蔣介石行館等蔣家文物,少了關心、就會遺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