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仁。(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7月2日(記者 方敬為)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6月29日在意大利馬特拉召開,美國務卿布林肯及中國外長王毅針對防疫及氣候合作議題隔空交鋒。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王宏仁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有意延續在G7塑造的反中調性,形塑圍堵陣線,但同時也傳出,美、中領導人可能在10月G20峰會前夕會面,代表美中雖然競爭,也保留合作空間,對應到其他西方國家的態度皆然,堵中陣線沒有想像中的牢固。
他提到,美國同樣將俄羅斯視為對手,但美國總統拜登在6月16日訪歐時,也特別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都可視為美國外交政策上的兩手策略,後續可以觀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拜登能否順利會面,假如“習拜會”沒有在G20前夕或是過程中促成,意味著美國有意在對中外交上擺出高姿態,不利美中關係轉圜。
王宏仁,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英國女皇大學國際政治碩士、美國丹佛大學國際事務與安全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德國全球與區域研究中心(GIGA,漢堡)擔任訪問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國際關係理論、非西方理論建構之挑戰、亞太安全、全球治理與國際秩序、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等。
G20外長會議6月29日在意大利登場,主題聚焦應對疫情、恢復全球經濟、建立防範全球衞生危機的系統和國際貿易等議題,美國務卿布林肯及中國外長王毅針對防疫合作隔空交鋒。布林肯帶頭呼籲全球加強合作對抗疫情,王毅則稱多邊主義不應淪為口號,對壘意味濃。另一方面,包括意大利外長迪馬約(Luigi Di Maio)等人,則在會中表態“對美關係優於對中關係”,被視為延續先前G7西方陣營圍堵中國的調性。
王宏仁表示,美國拜登政府奉行多邊主義,並採取聯合集團式的策略圍堵中國,從先前G7外長會議以及領袖峰會就可見端倪,延續到G20也是可想而知,美國對外政策一直都是坦率直白,所以即便是在G20這個場合裡面,可以發現,美國也沒打算要給中國面子,包括對防疫及氣候議題跟中國言語交鋒,預期後續還是會針對所謂的人權,包括涉疆、涉港、涉台等議題,還是會發表相關言論來刺激中國。
他認為,拜登政府現在的對外政策就是打算往“多邊制中”這個方向走,對中方來講,面對美國形塑圍堵圈的做法,尤其在多國齊聚的外交場合裡,當著中國的面來做這種聯合態勢,中方也只會以更強硬的態度來回應,這樣一來一往,美中對抗氛圍只會越趨緊張。
不過,王宏仁指出,其實在西方陣營裡面,也沒有完全100%的響應美國針對中國,就算是在先前G7領袖峰會裡面,如果觀察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等人的談話,其實也反映出一些西方國家內部不同的意見,歐盟列強並不希望針對特定國家,來做陣營式的結盟。
他說明,因為這個反而會重新回到冷戰時期,很強烈的對抗氛圍之外,有一些歐洲國家,例如匈牙利等其實是歡迎中國投資,且樂於跟中國合作,另外,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列強,雖然在政治及意識形態與中國對立,但是對中國的態度其實是比較“選擇性”的在對抗,沒有像美國全方位的對中較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