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烏戰爭如何撬動世界地緣政治板塊?
http://www.CRNTT.com   2022-07-03 00:39:17


俄烏戰爭使俄羅斯在國際上遭受空前孤立
  中評社╱題:俄烏戰爭如何撬動世界地緣政治板塊? 作者:胡偉星(澳門),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澳大發展基金會政治與公共政策特聘教授;段聿舟(澳門),澳門大學政治學博士、博士後

  【摘要】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大變局之中,俄烏戰爭是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一部分,它對今後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和國際秩序的重構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應當冷靜觀察,沉著應對。本文從俄烏戰爭如何撬動歐洲和亞太地緣政治板塊、改變地區國際關係以及西方與非西方世界分野等方面入手,重點分析俄烏戰爭對世界地緣政治影響,并探討中國如何妥善重塑中美俄三角關係,更好地應對未來國際秩序的變化。

  俄烏衝突的戰場在烏克蘭,戰綫延伸到全世界。俄烏戰爭不僅是一場地區戰爭,也是俄羅斯衝破北約戰略擠壓,向西方世界叫板,撬動世界地緣政治板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刻。雖然這場戰爭結局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它必將對歐洲大陸、亞太地區和世界地緣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

  俄烏戰爭已經開打一個多月。俄羅斯原本打算以閃電戰速戰速決,結果進程不順,俄軍在烏克蘭遇到頑強抵抗,出現了戰事膠著、騎虎難下局面。俄軍調整了多路進攻的部署,集中兵力攻克和控制烏東和南部地區。北約一方面通過軍援大力支持澤連斯基政府,企圖利用持久戰和消耗戰拖垮俄羅斯。另一方面,西方發動了對俄羅斯空前未有的制裁行動,希望通過經貿、金融和技術制裁來扼殺俄羅斯經濟,使其內部發生動亂,逼迫普京下台,達到“政權更迭”目的。西方世界反戰反俄情緒陡增,北約更是團結一致對俄施壓,一輪輪制裁行動使得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對峙升溫,莫斯科甚至發出核戰爭威脅。北約與俄羅斯的對峙一旦升級,不排除戰火延燒至一些北約成員國和俄羅斯的可能性。除了軍事鬥爭,西方世界也在與俄羅斯打一場經濟戰和外交戰,對俄全球範圍的圍剿達到了空前地步,使俄羅斯面臨前所未有壓力。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西方與非西方世界之間出現了巨大分歧。俄烏戰爭也使亞太和其他地緣政治板塊的國際關係出現新動向,引發了新一輪戰略騷動和分化。國際金融市場、能源供應和全球產業鏈出現動蕩不安局面。全球地緣政治格局醞釀著新的一輪變革。

  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預測俄烏戰爭會如何收場,烏克蘭問題的最終結局(endgame)會是什麼樣,俄羅斯在本輪與西方較量中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等,但并不妨礙我們超越當前事態,放眼全球,思考一下未來世界地緣政治的大問題。本文重點探討這場戰爭對世界地緣政治影響,各個地緣政治板塊發生了什麼變化,及其對未來國際秩序重構的影響。

  一、俄烏戰爭撬動歐洲地緣政治板塊

  俄烏衝突表面上看發生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實質上是俄羅斯與北約的地緣政治對抗,是俄羅斯與西方世界過去30年矛盾的總爆發,是歷史文化、烏克蘭內部矛盾、地緣政治、大國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烏克蘭問題背後有很深的地緣政治背景和歷史淵源,需要從烏克蘭內部情況、俄烏關係以及俄羅斯與西方關係三個層次加以認識。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違反承諾不斷東擴,挑動了烏克蘭內部分裂,把烏克蘭逐步推向西方懷抱,極大程度上擠壓了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北約推進到俄羅斯邊界是把一個大國逼到墻角,這是這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①

  俄烏戰爭對歐洲地緣政治影響主要可以從兩方面看。第一,它暫時彌合了美歐矛盾,挽救了走向“腦死亡”的北約。第二,雖然大西洋聯盟團結得到了鞏固,美歐之間和歐洲國家內部矛盾并沒有徹底解決,這場戰爭使歐洲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地位越來越尷尬,歐洲內部各種勢力繼續分化重組,未來一個新的歐洲地區安全機制值得期待。烏克蘭危機爆發前,歐洲內部矛盾重重,整合困難,歐美關係也出現了巨大裂痕。冷戰結束後頭15年,蘇聯解體使美國處在一超獨霸的地位,是世界地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俄羅斯經濟疲弱,內亂不斷,中國正處於崛起的早期階段,沒有引起美國和歐洲太多關注。之後15年裡,俄羅斯復興,中國迅速崛起,加上西方內部矛盾加劇,美國一超獨霸局面不復存在,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受到挑戰,美歐關係進入戰略不穩定時期。

  然而,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一下子觸動西方世界敏感神經,特別是老歐洲國家的神經,他們又開始跟美國抱團取暖。這場戰爭再次把歐洲推向美國,挽救了北約,挽救了大西洋聯盟。很多歐洲國家開始考慮實施擴軍計劃,提高軍費支出,共同對付北極熊。一些長期保持中立的國家(像芬蘭和奧地利)竟然考慮加入北約。

  這次俄烏戰爭造就了美國想要的兩個“團結”,即歐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和美國與歐洲之間的團結。同時,美國的政客和媒體營造所謂的“俄羅斯—中國軸心”說法,也把中國和俄羅斯捆綁在一起了。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甚至宣稱,北約戰略需要重新構想中國崛起的挑戰和北約與俄關係的惡化。② 歐洲外交政策的迅速聚合加強了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使原來歐洲戰略自主政策遭到了極大打擊。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在2018年就指出“北約已經腦死亡”。從長遠看,歐洲的利益與美國的利益不盡相同,還會出現新的分裂。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曾經使歐洲對美國失望和憤怒,但這次俄烏戰爭又迫使歐洲轉向美國,亦步亦趨地制裁俄羅斯,這是因為他們的戰略利益在應對俄羅斯威信問題上高度契合。對歐洲來說,他們要麼選擇跟著美國全面制裁俄羅斯,要麼選擇對俄羅斯綏靖。美國利用俄烏戰爭達到一箭多雕目的,讓戰火在別國領土燃燒,讓美元和財富流回自己國家,把歐洲市場奪到自己手裡,又重新控制了原來已經分裂、離心離德的歐洲,給“已經腦死亡”的北約注入強心劑。美國通過俄烏戰爭重整北約,使不斷擴張的北約成為美國戰略工具。

  俄烏戰爭極大打擊了歐洲獨立自主政策,突出了歐洲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尷尬地位,從長遠看,這將迫使歐洲重新考慮自己在未來世界秩序中的位置。美國對俄烏戰爭的拱火行為,把自己利益建立在別國利益受損之上的借刀殺人做法,歐洲盟國不是沒有認識。雖然俄烏戰爭拯救了“腦死亡”的北約,但歐洲有遠見的政治家早已經意識到歐洲獨立自主的重要性。法國一直在主張組建“歐洲軍”,在歐盟框架內組建維和部隊。北約管安全,歐盟管經濟,北約和歐盟長期以來是歐洲兩股平行力量,北約不應當淩駕歐盟之上主導歐洲的地區安全和發展。美國今後仍將是北約的主導力量,美國藉助北約成為大西洋聯盟的盟主。但是,隨著以法德為首的歐洲大國專注於自身利益,大西洋聯盟內部的平衡在未來可能會發生變化。儘管北約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時表現出極大團結,但已經有跡象表明這種團結會隨著國家和地區利益再次被擺在首位而破裂。隨著俄烏戰爭進程的推移,老謀深算的歐洲也一定會尋求在政治上發揮更多作用,運用自己的外交手腕,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斡旋出一個烏克蘭未來地位的方案,平衡俄羅斯在歐洲的影響力,主導未來歐洲地區安全框架的重建。

  俄烏戰爭像一面鏡子,照射出了歐洲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和爭爭吵吵的一面。歐洲歷史上的恩怨并沒有隨著歐盟一體化進程真正消除,歐盟國家對俄制裁也出現不同利益訴求。歐洲的裂痕不衹出現在波蘭與德法這樣的老歐洲國家之間,“新歐洲”內部也矛盾重重。4月3日匈牙利大選結果揭曉,“特立獨行”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順利連任。歐爾班政府反對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武器,對制裁俄羅斯油氣持慎重態度,這個態度也造成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分裂。維謝格拉德集團是由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國組成的合作對話機制,這四個中歐國家地理相近而且同時加入歐盟,他們通常在歐盟采取一些共同立場,例如一致反對歐盟按比例分配接收難民計劃。但是匈牙利與波蘭、捷克在對俄政策上出現較大分歧,四國3月29日的國防部長會議為此不歡而散。雖然波蘭總統杜達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私交不錯,但兩國因烏克蘭危機也出現割席之勢,四國國內也發生政治版圖變動。

  歐洲內部的不停爭吵折射出歐洲戰略自主性的尷尬一面。在安全事務上,歐洲仍然嚴重依賴美國領導的北約體系,但在地區經濟合作和發展問題上,歐盟執行統一財政紀律,發揮著主導作用。歐洲的困境是,一方面讓渡了安全自主權給了美國主導的北約,另一方面歐盟在財政統一性上又走得很遠,這種體制不協調讓歐洲國家矛盾重重,經常磕磕碰碰。歐盟吸納了前蘇東成員後,進一步加大了歐盟大國與小國之間的矛盾、老歐洲和新歐洲的裂隙,難民潮、波蘭與歐盟矛盾、新冠疫情使歐洲不斷分化,很難形成共識。歐洲內部矛盾為美國運用離岸平衡手腕,進一步拉攏歐洲為己所用創造了條件,歐洲真正獨立自主尚需時日。

  這場戰爭帶來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德國外交政策的悄然轉型。德國利用俄烏戰爭開始在歐洲政治上顯山露水,德國今後對歐洲安全政策會發揮更大、更自信的作用,歐洲今後可能會面對一個再軍事化、強大的德國。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人們注意。在俄烏衝突之前,甚至在俄展開特別軍事行動的最初幾天,柏林對莫斯科采取曖昧態度,拒絕向烏克蘭提供任何軍火。然而俄烏戰爭開打後,德國總理舒爾茨立刻跳了出來對俄強硬。按照舒爾茨的說法,俄烏戰爭帶來了德國外交國防政策轉型的“轉折點”。德國決定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增加1000億歐元軍費額外撥款,國防開支達到GDP的2%以上。儘管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但舒爾茨決定放棄北溪2號管道。德國的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德國政府抓住俄烏戰爭的機會,趁機擺脫二戰包袱,重塑自己在歐洲的形象,大大提高自己的國防實力,這將使德國在今後歐洲國防、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有更大話語權,也將很大程度上改變今後歐洲的力量平衡。

  二、西方與非西方世界分野進一步加深

  這次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使自己在國際上空前孤立。3月2日聯合國大會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以141票贊成、5票反對、35票棄權,通過了關於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要求俄羅斯“立即、徹底、無條件”從烏克蘭撤軍。③這個投票結果說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許多非西方國家)不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動武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侵犯了一個主權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個決議使俄羅斯在道義上處於下風。雖然西方國家利用俄烏戰爭搶到了“道德制高點”,但是這并沒有改變世界地緣政治中西方與非西方分野的現狀。

  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後,儘管西方媒體營造了一種全世界都站在西方一邊譴責俄羅斯的印象,但是實際上則不盡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譴責俄羅斯發動戰爭,這更多的是從道義立場出發的,并不意味著反對戰爭的國家就是支持美國和西方立場。如果仔細分析各國投票行為,人們不難發現支持俄羅斯的國家不是少數。和中國一樣,很多投棄權票的國家既反對戰爭,更反對戰爭的根源。4月7日,聯合國大會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於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93票贊成、24票反對和58票棄權。④俄羅斯雖然輸了,但是反對和棄權票相加有82票,比上次大幅增加。西方打算逼迫各國選邊站隊,造成國際社會分裂變得越來越不得人心。投票顯示,俄羅斯的鄰里關係(除了歐洲鄰國和格魯吉亞關係外)也不像西方描述得那麼糟糕。相比2017年聯合國大會表決要求美國解除對古巴制裁,當時有191票贊成,0票棄權票,衹有美國和以色列兩票反對。這裡所反映的人心向背,可想而知。

  雖然聯合國大會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上141國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但是真正跟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并不多,非西方國家真正站隊美歐制裁俄羅斯的更少。亞洲國家衹有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譴責并制裁俄羅斯,印度、越南、印尼和大多數東盟國家都不表態譴責,也拒絕跟隨西方制裁俄羅斯。有些非西方國家在聯大投票道義上譴責俄羅斯,但并不采取任何實際行動去制裁俄羅斯。印度和越南被美國認為是“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他們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反而跟中國非常接近。以印度為例,印度沒有站在西方一邊譴責俄羅斯,這固然有印俄傳統友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印度反對西方的雙重標準和種族主義。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一反過去跟隨美國的態度,拒絕譴責普京,同時表示巴西在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一事上保持“中立”。美國的長期盟友阿聯酋此次也沒有和美國站在一起。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我們將保持軍事中立,永遠不會加入北約,因為塞爾維亞人民永遠忘不了北約曾帶給他們的傷害。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指責是北約挑起的戰爭,如果北約多年來聽從警告,認識到東擴將導致地區不穩定,那麼這場戰爭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這些非西方國家并不是不想站在道義一邊,他們非常清楚事出有因,制裁并不能解決問題,對俄羅斯制裁反而會影響全球經濟,會對非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國際事務上,很多非西方國家對美國和西方的雙重標準深惡痛絕。在這次俄烏事件中,他們對西方的這種虛偽姿態,藉機打壓俄羅斯的做法保持了清醒頭腦。在特朗普時期,美國的雙重標準表現在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奉行單邊主義,我行我素,陸續退出多個多邊國際公約和國際組織。現在民主黨政府的雙重標準則表現為,把美國價值優越感和美國價值觀強加於人,用軍事介入和經濟制裁等手段干涉別國內政。美國的這種雙重標準令非西方國家非常反感。西方國家雖然在俄烏問題上采取了一致的立場,用史無前例的力度去制裁俄羅斯,但是廣大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非西方國家清醒地保持中立、觀望的立場。美國錯誤預估全世界都跟他們一樣會選擇制裁俄羅斯,美國會重返世界領導地位,但事實是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立場缺乏非西方國家的支持。很多非西方國家越來越認清美國推行“民主”的虛偽性。他們認識到俄烏戰爭是美國導演的一場“代理人戰爭”,這場戰爭不僅讓很多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失去生命,同時全世界都要為此買單。戰爭導致了全球金融動蕩、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普通人的生活都會因為天然氣、石油、糧食價格暴漲而苦不堪言。美國所謂“民主”價值和“民主對抗專制”的謊言,不攻自破。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為首的北約拒絕派兵參戰,也拒絕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個立場盡人皆知。北約的如意算盤是,通過提供源源不斷軍援,以代理人戰爭最大程度削弱俄羅斯。這種把烏克蘭視作“棄子”、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的做法不僅影響了盟國對美國的信任,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對美國的觀感。印度不聽美國勸告,繼續購買俄羅斯油氣。德國、意大利也不顧歐盟整體立場,開始尋求與俄羅斯在天然氣交易上按照俄羅斯方式結算。沙特等中東“小兄弟”也開始為自己尋找後路,考慮采取人民幣石油結算。在國際事務上依靠美國,故事雖然很美麗,但現實卻很骨感。許多非西方國家長期尋求在東西方之間取得平衡,但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此種平衡已經被打破,他們尋找平衡的做法也將會愈發困難。冷戰後,隨著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內部競爭加劇,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已經走向下坡路。此次俄羅斯公然挑戰美國主導的地緣政治,進一步加速世界的兩極化分裂,也加深西方與非西方世界間的鴻溝。美國金融制裁俄羅斯,把俄羅斯從SWIFT剔除,雖然打壓了俄羅斯經濟,賺了很多錢,但也自毀長城,毀掉了美元霸權的根基,失去了盟友的信任,損失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敬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