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對派領導人托尼•阿博特即將成為澳大利亞第29任政府總理。新華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記者 廖梓達編譯報道)7日,澳大利亞大選結果出爐,反對派領導人托尼•阿博特戰勝現任總理陸克文,成為澳大利亞第29任政府總理,從而終結了工黨6年的執政歷史。陸克文在敗選同時也表示不再擔任工黨領袖。
選舉伊始,已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投票與其說是在兩個主要政黨之間做出選擇,不如說是對工黨6年來表現的一次全民公投。雖然工黨執政成功避開了金融危機的衝擊並保持了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其推出的碳稅遭到企業界和民眾反對,在難民偷渡問題上被指責應對不力,特別是陸克文與吉拉德二人之間的內鬥令選民感到厭煩。對此,澳大利亞銷量最高的主流報紙之一《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發表社論表示,工黨作為該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曾是最具實力、最受擁護並曾創造十餘年連續執政紀錄的大黨,卻在這次選舉中如瀉千里,原因不為對手多強大,只為自身執迷不悟。全文編譯如下:
工黨的最大問題不在於輸掉了這場選舉,而在於從一開始就不知道怎樣才不會輸。1996年,當時任總理基廷(Paul Keating)領導的工黨在大選中大敗於霍華德(Howard)領導的右翼聯盟,工黨長達13年的執政紀錄就此告終,澳大利亞政局的一場逆轉大戲隨即開演。而逆轉與否的關鍵就在於,工黨能否把持住自1949年起就一直掌控的悉尼西區票倉。
在陸克文和吉拉德治下,工黨贏回中部選區的機會告吹。而在2007年通過主打“工作保障”牌贏回工薪家庭的信任之後,二人卻在隨後翻臉不認人,對該群體的呼聲置若罔聞。2010年,工黨經歷黨魁內鬥風波,吉拉德上位後帶領工黨出戰聯邦大選,卻險些大敗。經歷這場險勝之後,工黨本該明白,他們需要爭取的選民並不住在市中心附近的公寓大樓和連排別墅,而在外墻貼磚的工薪街區。可惜,工黨政府的政策還是失衡失准,一邊忙著保護地球(注:吉拉德在任內推出排碳稅),一邊卻讓普通民眾的生活愈加艱苦(排碳稅引起物價高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