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 |
他也指出,這次服貿協定風波也為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兩點啟示:一、台灣民心民意認同方面與大陸想的有很大差距、很多的偏差,扭轉這種認同偏差,任重道遠;二、台灣的選舉制度、朝野“溺水式”的鬥爭對抗對兩岸關係發展有很大負面影響,兩岸關係受台灣選舉政治的影響很大。
對於一中框架的概念模糊問題,朱衛東援引習近平總書記2月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的表態稱,大陸“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他說,具體談出什麼內容,怎麼做出安排,前提是兩岸一起談。“現在的問題是,台灣沒有一個人能夠代表台灣。”但他同時指出,兩岸現在談什麼都會受到反對黨的反對,“希望國民兩黨形成共識,兩岸再坐下來談。”
他也提到,看待台灣問題應遵循兩點原則,首先,應從民族復興和國家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研究台灣問題。他認為,兩岸和平發展應當遵循兩岸關係發展的自身規律進行。其次,要始終從趨勢和結構的角度去接觸和處理台灣問題。他表示,從兩岸實力對比及發展趨勢來看,當前兩岸關係有利於統一,不利於“台獨”;而從結構上看,影響和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宏觀結構,即中美台三方關係沒有發生質變,而對應的微觀結構,即中共與國民黨、中共與民進黨及國民黨與民進黨三者間的結構關係則是不均衡、不和諧的。
他續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是當前處理兩岸關係的一個基本思路,具體而言,統一要分步驟、分階段進行,統一之前,一定有一個和平發展的階段。但是,和平只是雙方的最大公約數,兩岸各方對此的想法不盡相同,同時都在爭奪民心,與時間賽跑,因此,他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能夠逐步法治化,讓任何人在改變兩岸和平發展趨勢時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