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命運共同體”中的中國文化情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31 09:29:13


  中評社香港3月31日電/以中國為主場、由49國政、商、學、媒界領袖參加的國際盛會——“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3月29日在中國海南落下帷幕。中國元首習近平以“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為題的主旨演講,帶來熱烈反響。習近平所詮釋的“命運共同體”式的人類發展與不同文明的共處哲學,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致力於塑造國際新秩序道路上的深刻印記。

  法國《歐洲時報》3月30日載文《“命運共同體”中的中國文化情懷》,文章說,今年的博鰲論壇,習式“命運共同體”,“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了這幾天國際關係的唯一關鍵詞,引起前所未有的各方喝彩與輿論關注。究其原因,堪稱是現實使然與文化自信。

  剛剛結束的中國兩會,李克強通過“曬”中國改革的執行力與政府“救市工具箱”,針對圍繞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恐懼論派了一顆定心丸。故而,似乎在此次博鰲論壇的講壇上,習近平的“命運共同體”所主要詮釋的,不再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而是人類不同文明如何進入平等包容的新常態,世界發展如何進入合作共贏的新常態。而濃墨重彩之處,莫不閃爍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芒。

  習近平引述孟子“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主張“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認為“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後,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共同商量來辦。作為大國,意味著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

  國有大小,力有強弱,成有先後。但只有承認“文明無高下”才能做到“平等相待”,只有強而不凌弱、大而不壟斷,才可能邁向命運共同體。這是目前中國關於共同發展最具哲學高度的詮釋。

  誠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以貫之地強調“和平共處”、“平等對話”、“合作共贏”,但由於那時的中國還不夠大不夠強,其文化話語的自信力與傳播力都相形見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