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縣商業會秘書長李金忠。(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金門4月24日電(記者 高易伸)“金門廈門一衣帶水,兩岸關係是金門對外關係中最珍貴重要的。”金門縣商業會秘書長李金忠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金門縣商業會前身為“廈門商業總會金門分商會”,設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金門當時隸屬福建省同安縣,因此金廈兩地自古是一家。
李金忠向中評社表示,商業的行為與秩序是為了社會的安定及百姓的安樂,只要商業秩序正常運作,社會就能安樂。可惜政黨輪替以來,兩岸關係陷入冰凍期,兩岸之間不少商業行為都受到了影響,台灣這十幾年來都在內耗,但金門人韌性,很早就意識到自己是台灣島外的小眾族群,我們從不奢求政府會給予金門多大的照顧,金門人向來都靠自己、靠宗族的力量,既然是靠自己,我們哪還會跟政府去計較其他的呢?
李金忠,文化大學數學系學士,現為金門縣商業會秘書長。金門縣商業會的前身為“廈門商業總會金門分商會”,設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金門當時隸屬福建省同安縣,於廈門設總商會、金門設立分會。首任會長為薛魏英。民國以後,金門即醞釀成立縣治,民國34年正式脫離同安縣而為金門縣。民國26年(1937年)對日戰爭爆發,金門淪陷為止,共歷經薛魏英、林政賢、傅錫祺、李朝來、李坤佑、許允選、王廷植、林燕貽等會長。
金門縣商業會會址於日據時期被日軍佔用,民國34年抗戰勝利,政府借用,先後珠浦鎮公所、金門行政公署、金門縣政府,至1968年政府因金門縣商業發展與商業會組織運作需要,將會址歸還,但因年久失修,由當時的理事長汪載隸號召重建,目前金門縣商業會理事長為蔡育仁;商業會址則在金門縣金城鎮珠浦東路四巷35號。
李金忠觀察,現在的台灣都在炒作些意識型態,但政府不顧老百姓肚子是沒意義的,從金門縣商業同業公會回報的反應,包括遊覽車、旅館等近一年來都受到兩岸關係停滯重大影響。
李金忠說,金門人繳的勞健保跟台北市居民都一樣,但金門人所享受的醫療水平卻是三等“國民”水準。政府習慣站在台北看天下,忽略了離島偏鄉居民實際需求。金門人什麼苦沒吃過?但我們很韌性,凡事懂得自立自強,有時就算窮也不會讓人知道。金門人勤儉刻苦,更懂得珍惜和平,因此我們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對金門而言是可貴重要的。
談到金門商業的變遷,李金忠說,金門縣百年商業型態大致分成三個階段,最早期是“坐賣”,老闆開店從不跨出店門,以一種“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意識在做生意;70年代以後開始懂得向外服務,有時一通電話就會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第三階段則是金門解嚴後,哪裡有生意有市場,金門商業就往哪裡去,因此商業會也要提升,必須懂得配合金門縣各商業行為進行服務。
李金忠說,今年金門縣商業會配合金門一些商店,安排多兩成的商展。當地區商業行為越蕭條時,我們越要懂得主動走出去讓業者尋求商機,這樣做不僅可達到廣宣地目的,也可透過參展增加營業額來“抓長補短”,去彌補一些老店本店目前營業額不足的困難。金門縣商業會自1999年第一次辦理商展取得了亮麗成績後,幾乎每年都會向外舉辦商特展。
李金忠表示,目前我們跟台灣的百貨公司合作,反正百貨公司也有需求,也會規劃消費話題與活動,不論是特賣會、年終慶等,只要掛上金門縣特產展或離島特產展,還是可以吸引到不錯的買氣與消費者。
面對兩岸關係,李金忠說,金門廈門一衣帶水,自古是一家。金門縣商業會最早成立於清宣統一年,中間歷經對日抗戰,國民黨執政,台灣政黨輪替。對金門而言,金廈就是一家親、兩岸就是一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