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的大局
目前中國的大局是什麼?抓緊戰略機遇期,完成現代化偉業。
釣魚島並不是中日關係的核心問題、全局問題。這個問題在毛澤東決策與日本實現邦交正常化時就存在,在鄧小平主政的改革開放時期也存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主張擱置爭議。
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就釣魚島歸屬問題提出擱置爭議,更是世人皆知。10月25日,鄧小平在東京日本記者俱樂部就釣魚島問題回答記者問時說:倒是有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挑些刺,來障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我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鄧小平在這次訪問中說:中日兩國“要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友好”。
在毛澤東、鄧小平主政時期,釣魚島問題沒有影響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沒有影響中國向日本學習,以及中日友好。周恩來和鄧小平兩位領導人,對於有些人用釣魚島事件障礙中日和解的做法,都提出了批評。我們今天對於釣魚島問題,依然應該把握分寸。
目前中日關係的大局是什麼?是繼續推動兩國和解合作,落實戰略互惠關係。戰略互惠關係是經過長期探索磨合而確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國關係框架。與此相比,釣魚島是有待處理的局部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與印度、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存在領土和島礁爭議。中印、中越、中馬之間的爭議領土和島嶼的面積比釣魚島要大得多。邊界和島嶼爭議並不一定是阻撓友好合作的不可克服的絕對障礙。
中日關於釣魚島的爭議,仍然應該堅持“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十二字方針。
在解放軍中,也有不少將領反對輕言開戰。國防大學徐焰少將在廣東《同舟共進》雜誌2012年8月號發表文章《中美經濟、軍事實力的差距有多大》。徐焰說:“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社會上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人對我國和平發展提出了懷疑,出現了憤青言論充斥網絡的現象。本來,盛世崛起是中華民族的期盼,和諧社會是中共中央的執政理念,有的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以愛國為名危言聳聽地渲染周邊充滿戰爭風險,並攻擊國內的對外政策‘軟弱’。對毛澤東、鄧小平都主張可長期擱置的爭議,這些人卻鼓吹儘快以武力解決。若依此辦理,和平發展根本不可能辦到。近些年我國社會上浮躁、淺薄、低俗之風盛行,一些以嘩眾取寵為宗旨的媒體為刺激眼球又過分渲染這類主張,更使一些年輕人容易受其煽動,形成偏激的情緒。”這些文章,是很好的提醒。
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報告說:“中國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我們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
2012年12月下旬,日本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安倍再次出任首相。2006年他第一次擔任首相時,首次出訪就到中國開展“破冰之旅”,緩解了小泉時期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所以中日兩國不少人都期待他再次破冰。安倍上台之後對中國姿態強硬,但他也說希望中日關係回到戰略互惠關係的原點,合作面向未來。有人說,安倍的強硬是為了贏得選票,力爭在今年7月參議院大選中獲勝,只有在參議院選舉獲勝,他才能在較長時期內執政,而不至於幾個月就下台。此話有一定道理,尚需觀察。
今年年初,習近平接受了前來中國訪問的日本特使山口那津男遞交的安倍親筆信,中日兩國人士松了一口氣。
今年3月5日的兩會上,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我們要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
3月13日,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上將接受採訪時說:“戰爭是很殘酷的,代價很大的,在可以用別的方式解決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用極端的暴力手段來解決。”3月中旬,熟悉日本事務的前中國駐日大使、能說一口流利日語的王毅出任中國外長,被德國之聲電台網站3月29日解讀為“有助于中日緊張局勢的緩解”。3月30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訪日,各國媒體認為是中日關係的回暖跡象。日本媒體更稱李小林是負有重大使命的“密使”,前往日本探索“破冰”之路。3月31日出版的香港《亞洲周刊》發表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採訪錄。鳩山說,日本應該承認釣魚島有爭議。4月3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希望在即將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上會見中國領導人,推動兩國關係回到正常軌道。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中國在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基礎上,努力維護同周邊國家關係和地區和平穩定大局。
這一切都表明,中日雙方高層正在採取克制態度,避免武力對撞,努力尋求和平解決之道,可謂大地微微暖氣吹。但是,這次衝突裂度深,持續時間長,所以“融雪”過程比較困難。好在目前情況是鬥而不破,尚有辦法可想。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35周年,兩國各界人士希望中日新領導人努力改善兩國關係,以對話解決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實現中日兩國老一輩領導人“世世代代友好”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