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會談”展現了兩岸雙方求同存異面對問題增進互信的誠意與善意。 |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作者 文睿)近日,在兩岸統合學會以及諸多單位主辦、協辦及支持下,“台北會談”取得了圓滿成功。兩岸重量級專家、學者及兩岸各方有識之士共襄盛舉,緊緊圍繞兩岸關係發展的機會與挑戰、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發展、深化兩岸各項交流合作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與會者各具不同的政治光譜,卻能夠齊聚一堂,暢所欲言,坦誠交流,增進感情;這同時也是一次成功的溝通,雖然各方觀點不同,但都能夠秉持求同存異的精神,有交集、有矛盾、有交鋒,擦出思想的火花,增進了信任,擴大了共識。會議雖然結束了,但其在海峽兩岸間仍餘音繞梁,影響深遠。
“台北會談”不啻為一場具有相當理論深度,同時又頗具現實意義的兩岸關係大講堂。與會者透過多角度、多思維、多面向進行思辨和研討,在兩岸關係外部美中台大三角格局下,探討如何鞏固和深化兩岸內部國民黨、民進黨及共產黨等小三角格局的互動及發展,在求同存異中深化兩岸交流與合作,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實現兩岸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兩岸人民求穩定、求和平、求發展的基本訴求。會議留給兩岸的不僅是智慧的激蕩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充分體現出著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立足兩岸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利益謀幸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台北會談”的精神理應得到兩岸共同珍惜與發揚。
應當說,“台北會談”為兩岸進一步增進了解,加強溝通,強化互動開啟了新的大門,成為兩岸溝通交流的典範。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民進黨也派員與會,民進黨主政時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吳釗燮、“副主委”游盈隆及多位兩岸專家都出席討論。儘管綠營人士都強調不代表民進黨立場,但紅藍綠半官方人士以學者身份共聚一堂,面對面交流,更加提高了本次會議的對話與溝通意義。兩岸三黨半官方人士能夠共同聚首,面對面溝通,零距離接觸,並就兩岸重要且敏感的政治議題展開直接對話,這使“台北會談”在搭建兩岸國、民、共三黨對話交流的層級上更為全面和完整,具有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