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應該找出適合自己的民主模式 |
中評社╱題:香港政治可否採用慎思民主 作者:朱雲鵬(台灣),中央大學教授
香港應建立華人社會創新型民主模式
香港最近為了2017年如何進行普選有不少爭辯,作為一個在台灣的觀察者,我們熱切希望香港藉由這個機會,建立華人社會創新型民主模式的表率。
西方既有民主選舉模式發展至今已經產生了重大問題,包含:(1)在電子媒體的助威下走向民粹政治;(2)政治人物的首要技能在於表演──不論是首長或民意代表皆致力於此,民主政治應有之理性討論程序付之闕如;(3)短期救急政策凌駕於長期發展政策之上,導致國家債台高築,終至瀕臨破產。如果香港未來沿用西方現行的模式,是否會走上相同的道路,如此對香港的人民福祉以及長期發展是否有利?與其在世上增加一個現行西方式民主的負面展演,何不善用這個機會創造新模式,並藉以帶動華人社會走向優質民主?
我們希望這個模式的本質應當是民主的,也就是最後決定的根源來自香港公民,但又能避免西方既有模式的缺點,要找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優質制度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建議可考慮deliberative democracy--在台灣被譯為“慎議式”、“審議式”或“商議式”民主,在中國大陸叫作“協商式民主”,在香港則譯為“慎思民主”。這種民主方式的起源,是西方學界鑒於現行民主制度的種種缺陷,提出的改進方式,目前在歐洲各國已有許多實驗,甚至在中國大陸也有地方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就是浙江省溫嶺市的澤國鎮。
慎思民主應用於行政區:
大陸浙江溫嶺市澤國鎮的經驗
澤國鎮所採用的公共建設決策制度進行方式大致採納源自於史丹福Fishkin教授的協商式抽樣民主模式(Deliberative Polling®),而在澤國鎮又被稱為“民主懇談”。以2005年為例,主辦單位(鎮政府)從全體12萬常住居民中,每戶一個號碼,按比例隨機抽出275位人家;而抽出號碼為奇數的,派男性參加,偶數的派女性參加。懇談當天,275位“民意代表”來了259人。
當天上午,鎮政府以隨機抽樣方式將代表分成16個小組;小組討論由經過培訓的中小學教師(而非幹部)主持,小組內每位代表圍繞每個公共建設的專案發表自己的看法。小組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選派出代表,帶著小組討論時最關注的問題和最集中的意見參加大會發言。當天下午,再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後再派出代表帶著小組討論的新的建議和問題參與第二次大會討論。會後,259名民意代表對30個項目進行投票。
投票結果出爐:總投資約3640萬元人民幣的12個專案被選為最優先的“基本專案”;其後總投資為2250萬元的另外10個項目作為備選專案,根據財力情況,按順序選擇建設。這次“民主懇談”舉行之後,鎮政府將建設項目提交2005年4月召開的澤國鎮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結果,經過民主懇談所選擇的12個專案獲得壓倒性的投票支持而通過。(參見何包鋼,2008,“協商民主:理論、方法和實踐”。)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民主模式。它有幾個重大的優點:第一,可以反映整體公民意見──樣本由隨機抽出,而且有一定規模,就可以反映母體。第二,每次抽樣可能會有些許偏差,也就是其中可能有少數公民並不適任,但現在西方式民主經由“政治表演”而選出的政治人物,或經由政治人物表演而作出的公共政策決定,與真正民意間的誤差,恐怕比隨機抽樣的誤差來的大。第三個重要優點是,決策過程毋需經手於媒體的傳播或詮釋。
現行西方式制度最大盲點是政治人物和實際民眾距離遙遠,後者無從評判個別政治人物的表現,而最重要的評判依據是經由新聞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其報道決定了政治人物的支持度,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選舉結果。在許多國家,媒體所為早已超出其傳遞訊息的功能,本身經常成為議題設定者、議題操作者以及政治人物的選擇者。
協商式抽樣、討論和決策的流程不需要媒體來作“中間人”,而是由公民直接討論,最符合真正民主的精神,正如一兩百人小鎮的鎮民大會一樣。只是大一點的團體,不可能所有成員聚會討論,所以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出公民代表進行討論和決策。其實,隨機抽樣並不可怕,美國司法審判中,被告是否有罪,也是由抽籤產生(再經雙方律師同意)的公民陪審團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