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中國社會科學報》報道,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的重要通道之一。絲綢之路新疆段是其中最具魅力的路段之一,沿線曾經繁盛發達,留下了多種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印記與見證。考古學家將其奉為一塊“寶地”而神往不已。隨著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項目的開展,絲路新疆段正在迎接“新生”。
舉世矚目的絲路文明
“絲綢之路”是德國地理學家、柏林地理學會主席馮.李希霍芬男爵命名的,一般指貫穿歐亞大陸的“綠洲絲綢之路”。在新疆,絲綢之路分為北、中、南三路。黃沙漫漫,綠洲宜人,駝鈴悠悠,身著防風沙服裝的商旅翻越沙丘,這些一直是新疆給人留下深刻記憶的典型圖景。
西漢時,張騫兩度銜命出使西域,漢代人認為他有“鑿空”之功。此後,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開通。不過,一些考古發現已證明,新疆本土的文明遠早於漢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之前。當時,新疆已有人類聚落存在,早於先前被認為最早定居於此的吐火羅人。考古學家認為對新疆古代文明需要再認識。
在新疆從事考古工作長達40多年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炳華向記者介紹:新疆地區在中亞古代文明的研究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裡地處亞洲腹地,是古代亞、歐大陸陸路交通聯繫的咽喉和橋梁,東西方文化曾經在這裡交流薈萃,顯露過奪目的光彩;眾多古代民族曾以這片廣闊的土地為舞台,演出過不少威武雄壯、撼人心魄的歷史活劇。至今巍然屹立的一兩千年前的古代城堡,因特別幹燥而得以良好保存於地下的各式遺物,記錄著歷史的風風雨雨,凝聚著古代各族人民的歡樂和悲辛。這裡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考古聖地之一,是我們研究、剖析古代文明的最好現場。新發現的考古資料還在不斷印證著這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