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韓FTA將使中韓兩國廣泛獲益 |
中評社╱題:中韓FTA生效對兩岸經貿的影響 作者:蔡宏明(台灣),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中國大陸與南韓官方於12月9日確認,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在12月20日生效並第1次降稅,2016年1月1日第2次降稅。
韓國與台灣出口的產品有63%重疊,加上中韓FTA不但將牽動兩國擴大戰略性經貿和產業合作,也將牽動亞太區域整合的加快進展,除將兩岸經貿發展帶來影響外,也將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和兩岸互動帶來迫切的挑戰。
中韓FTA的主要內容與影響
中韓分別是亞洲第一和第四大經濟體,也是東亞地區經濟最具活力的兩個國家。近年來,雙邊經濟關係發展迅速,中韓雙邊貿易額和投資額開始逐步趕超中日。2014年的中韓雙邊貿易總額高達2,353.7 億美元,2014年中國大陸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第二大投資對象國,韓商在中國大陸設立公司亦已超過2萬家,累計投資額近490億美元,而韓國則是中國大陸第六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國、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雙方相互貿易貿易依存度已顯著提高。
隨著中韓經貿交流增強,中韓FTA成為雙邊經貿關係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2007年起開始中韓FTA產官學聯合研究活動,到2010年5月28日才由兩國最高領導人見證發表了產官學可行性研究最終報告,並簽署諒解備忘錄。2012年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李明博會晤時達成開啟FTA協商共識,進而中韓在2012年5月2日在北京正式開啟FTA協商,經過14輪的談判過程,中韓FTA終於在2015年6月1 日正式簽署,在20年內,中國大陸將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整體而言,中韓FTA“降稅範圍與時程”並不如原先預期,例如韓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列入談判範圍之1,611項農水產品中,有670項列為超敏感項目。其中,14項(佔進口金額30%)列入排除項目(包括:稻米(不在協定範圍)、辣椒、蒜、洋蔥、白菜、小黃瓜、鮮奶、雞蛋、人蔘、牛肉、豬肉、蘋果、柑桔、水梨、小黃魚、白帶魚、花枝、比目魚等)將維持現行關稅。另外,有56項以關稅配額(TRQ)或維持高關稅予以保護,顯示南韓保護農業的壓力。
當然,韓國具競爭優勢產業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也因此延後,例如汽車零件(前5年每年降0.2%,降至9%即停止降稅)、面板(第9年才開始降稅)、工具機(數值控制器的自製率要求高)及石化產品(降稅幅度低,如PVC前5年每年降0.46%,降至4.19%即停止降稅)。
在服務貿易協議 中,市場開放以“正面表列”方式處理,待協議生效後兩年內開始後續談判,並從後續談判開始後,在兩年內結束談判,雙方將針對包含金融在內的服務業及投資自由化,以負面清單模式展開服務貿易談判,並基於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展開投資談判,且以大幅消除各項限制為目標。
中韓FTA 對兩岸經貿的影響
中韓FTA將使中韓兩國廣泛獲益,有望形成一個人口高達13.5億、GDP高達11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而達到雙贏的局面。根據韓國產業部的評估,中韓FTA 生效後,將有助於韓中雙邊貿易額突破3,000 億美元,韓國GDP(國內生產總值)也將在協定生效後的10年內成長0.96%,消費者因減免關稅受惠146 億美元,新增近5.3萬個工作機會。
就對第三國的影響看,中韓FTA對日本影響較大,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亞洲經濟研究所預測,約有53億美元的日本出口商品被韓國取代,影響的產品包括液晶設備和蓄電池等,顯示在出口中國的商品中,韓日之間的競爭會受到影響。
對兩岸經貿而言,根據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的“陸韓FTA 對我國產業之影響”評估報告,中韓FTA 對台灣的影響為“短小長空”,因為中國大陸對韓立即降稅的項目只佔整體的11%,而且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石化、汽車及零組件、面板及工具機等4 大關鍵產業,中國大陸大扺並未降稅,或是降稅期很長,所以短期內對台灣衝擊有限。
但中長期而言,衝擊效果將日益浮現,經濟部預估,若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協議始終未生效,則中韓FTA 生效第一年,台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下降約0.04%,受衝擊的產業包括石化、紡織成衣、玻璃等,台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被韓國取代金額預估為0.06 至0.17 億美元;生效第十年時,台灣實質GDP 將較生效一年時下降約0.13%,被取代的產業再擴及鋼鐵、汽車、面板、偏光板及工具機,被取代金額預估增至19.29 至42.5 億美元,其中有逾七成源自面板,生效第20年,台灣實質GDP 將比生效第一年下降約0.15%,被取代金額更擴大到23.41至60億美元,其中對面板影響最大,預估被取代金額約14.5至30.84 億美元,其次為石化產品,被取代金額約為4.1至18.3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