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軍隊海基型鷹擊62反艦導彈實施攻擊。(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環球》雜誌報道,歲末年初,一股股對於中國軍力的評估,再次在國際社會泛起波瀾。
美國戰略新聞網對中日海空力量進行了一番對比,得出了中國海軍“全面弱於日本”的結論,而法國《回聲報》則援引相關人士的說法稱,中國海軍正在進行“大躍進”,將很快超過俄羅斯。
關於導彈,印度媒體猜測,中國計劃將核彈頭數量增加到1500枚,澳大利亞戰略研究人士也隨聲附和,“中短程導彈方面,中國軍力發展的速度更加令人心悸”。
……
如今,對於中國軍力的解讀,已然成為事實上的“敏感話題”。而大多數解讀和評價,特別是那些來自於海外的“聲音”,往往成了五花八門的“誤讀”。
這些來自西方的誤讀,或是道聽途說,或是誇大其詞,或是聳人聽聞,或是肆意猜測甚至妄加污蔑。
人們猛然發現,中國的積極防禦戰略被等同於“先發制人”,中國軍隊忽而發展了“秘密武器”忽而又使用著“古董武器”,即使是中國軍隊進行訓練演習,也被一些人當成了挑撥離間的工具。
多年來,誤讀中國軍力的種種手法,早已被國際輿論習以為常。未來,那些所謂的“評估”,是否會繼續不厭其煩地編織一個個新的謊言?
這些紛繁蕪雜的“誤讀”,已然成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種特殊現象。
西方對中國軍力的六大誤讀
鄭文浩
何謂誤讀?《現代漢語詞典》中並沒有相關解釋。根據一些語言、語文專家的解釋,誤讀,就是讀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的穿鑿附會的認知與評價,常常表現為解讀的馬虎粗疏,囫圇吞棗,甚至隨心所欲,胡亂猜想。這些表現,其實往往也是國外評價中國軍力時所顯示出來的“特點”。
誤讀中國軍力這一特殊現象,在橫向上可以分解為對中國軍事戰略、軍事政策、國防開支、軍隊實力、裝備技術、軍事活動等幾個方面的誤讀,同時,對這幾個方面的誤讀,又表現為在主觀上受到了軍事知識水平、文化差異、價值取向、戰略誤導等因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