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車服務的興起為市民帶來了便捷、優惠的出行服務。與之對比的是出租車空駛裡程增加,司機收入下降。 |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6月1日,由上海市政府做“紅娘”,促成滬上四大出租車公司與中國最大的手機軟件綫上叫車公司——滴滴公司的戰略合作,正式上綫運營。由於這是第三方打車軟件第一次正式與官方合作,此舉使上海率先邁出中國租車改革的關鍵一步。
法國《歐洲時報》6月3日載文《上海出租車改革的參照意義》,文章說,此項改革的亮點,是政府面對新經濟的興起,面對利益各方的不同訴求,面對市場規律與民衆期待,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堪稱是一項敢“吃螃蟹”而獲得成功的改革。而其參照意義,則不僅限於中國其他省市,歐洲大城市治理此難題,也可從中受到啓發。
衆所周知,免費打車軟件的興起,在滿足市場需求,方便了民衆個性化要求的同時,也因其缺乏規範,魚龍混雜,對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巨大衝擊。有些明顯“不正當的競爭”,急需政府出面予以矯正,以期建立更加公平的游戲規則。
但面對“不規範”衝擊市場,政府最簡單的角色定位就是“禁止”。這是德國、法國都“禁止”美國打車軟件“UBER”的立場。但上海交通委這次的“出手”,顯然要技高一籌。它的主要著力點,是力爭為雙方搭建優質技術與服務平台,并通過平台的透明度來剔除“不規範”,從而實現競爭雙方的雙贏局面,也就實現了政府、行業、百姓的三贏。這正是改革上路即贏得各方認可的關鍵。
據介紹,平台正式運營後,將重點解決司機和車輛身份識別、車輛運行信息傳送等問題。平台一方面解決車輛和駕駛員身份識別問題,幫助及時剔除“黑車”和“克隆車”。另一方面,平台將幫助實現車輛運營狀態識別,以自動顯示手段避免供需誤會,從而提高車輛運營效率與安全性。另外,目前上海監管部門還與“滴滴快的”公司繼續探討“專車合法化”運營機制,使改革獲得更大延展。
更為重要的是,政府主導下競爭雙方的聯手,必然在價格上形成諒解,使惡性競爭變為良性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