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的蘋論說,不管今天的遊行有多高的正當性,它似乎躲不開一些不祥的兆頭。首先,民進黨是主要反對黨,發起社團只是民進黨的外圍。但是這次外圍團體喧賓奪主,搶得遊行主導權,反而將了中央一軍,造成民進黨參與也不是,不參與也難的困境。
第二,陳水扁的醜聞,讓黨內外出現不同聲音,民進黨在此時要出手打馬實在理不直氣不壯。
第三,發起團體開始就擔心人數不夠,聲勢不強,所以到處動員人馬。這場被期望成“怒吼”的遊行,靠小貓幾隻是撐不起來的。但是能被動員的只是人身而非人心。
蘋論說,遊行抗議必須是自發的、憤怒的,而不是唯唯諾諾的出場應付,過場了事。但是這次民進黨許多人明顯是被逼得出場。這樣的遊行示威,不但無法展現力道,反而是向國民黨政府和整個社會示弱,必然得不償失。
貪腐文化才是病根
蔡英文接掌民進黨主席也近百天。她一直希望能重振改造民進黨,讓民進黨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她有一項主張就是理性問政,也就是盡量避免利用街頭運動爭取政治空間。她也反對用空洞的口號代替務實的政策。但是一場不具深遠意義,不獲得普遍認同的遊行,很可能破壞了蔡主席的改革藍圖,弱化了民進黨監督政府的地位。這絕非台灣之福。
蘋論說,現在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都很清楚,沒有深刻的檢討,沒有認真的反省,沒有紮實的改革,民進黨只會離執政之路越來越遠。陳水扁的問題固然嚴重,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出問題的根源。所有人都知道扁的問題並非孤案,民進黨內共犯結構和貪腐文化才是病根,簡單的與扁切割,並不能將民進黨除罪化。
民進黨的當務之急,不是發動街頭抗爭,而是反躬自省,在批評國民黨缺失的同時,提出更具說服力的方案。一個反對黨,如果只懂得上街抗議,是很難翻身,更談不到重新執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