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東江水供港不減 節約用水不能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2 11:06:39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東江水供港不減 節約用水不能忘”的社評說,特區政府水務署署長馬利德一行,本月九日赴東江考察,昨日返港。馬利德在記者會上透露,他們向廣東省水利廳表達了對粵北旱情的關注,並表示如有需要東江可減少供港水量;水利廳官員對此表示感謝,但解釋供港水量僅佔東江總流量的百分之三,且上、下游位置有別,因此並無減少對港供水的必要。

  社評表示,東江水供港狀況雖然暫時無須作出任何改變,但馬利德此行意義仍然十分重大。三十年來,由於東江水的長期、穩定供港,確保了本港八成以上的食水供應,今日粵省出現嚴重乾旱,粵北南雄、始興、翁源等三十四個市縣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本港又豈可“隔岸觀火”、無動於中?雖然眼前粵省水利廳表示暫無減少東江水供港的必要,但港人表達關注之情和支援之心,卻絕對有必要。所謂飲水要思源,又云“受人點滴之恩,當報湧泉”,沒有東江水三十年來源源不斷的供應,本港不可能有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更不可能有今日的繁榮穩定,這一點,港人確是“如魚飲水,點滴在心頭”的。

  社評稱,而更難得的是,此次減少東江水供港之議,是由特區政府主動提出,市民大眾亦普遍予以支持,不少市民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均表示“理該如此”。這就不僅顯示了港人社會的文明質素,更深刻展示了粵港一家、禍福相連的根本道理,這種關係和情誼,十分值得兩地政府和民眾共同珍惜,並繼續予以推動和發揚。

  在此事實面前,個別傳媒的一些說法則是值得商榷的。有人說,此次粵北旱情揭示了本港與廣東省在用水方面的“深刻矛盾”,珠三角要加快發展,水資源十分重要,但中央規定要保證對港供水,粵省官員對此不免“一肚氣”。這種說法,絕不會是事實。

  社評又說,確保東江水供港無疑是中央的政策,但這裡面也同樣體現了廣東省當局和民眾對港的情義;如果要說短缺,六十年代之初粵省的用水只會比今日更短缺,但當時香港同胞在港英殖民管治之下深受制水之苦,一度四日供水四小時,粵省當局和民眾為了支持香港同胞,義不容辭,負起了對港供水之責,當日粵省官員和民眾一道在工地上施工的情景,曾經拍成紀錄片《東江之水越山來》,中年一輩市民應記憶猶新。水資源雖然珍貴,於此珠三角大發展之際更形珍貴,但“一國兩制”和粵港兩地血濃於水的同胞骨肉情誼比金子還要珍貴。對此,個別媒體不應有任何質疑和挑撥性的說法,粵省水資源無疑要善加利用,但供港同樣也是一種善用,兩地經濟發展已越來越密不可分,互利雙贏,不存在誰佔了誰便宜的問題。

  社評指出,眼前,本港水塘存水量充足,東江水仍繼續越山而來,粵北旱情離港人仍然遙遠。但居安不可不思危,近者,粵北旱情如持續,對港蔬菜副食供應勢必受影響;遠者,全球天氣持續暖化,氣候異變,今日東江水下游水量仍豐盈,也難保不會有流量減少的一天。港人每日扭開水龍頭都要想一想,東江水來之不易,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節約用水應該成為港人的一種基本生活形態,浪費食水是一種罪過,特區政府更必須借此時機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實現二○三○年後每年節省食水一億立方米的目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