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沒有併購,沒有破產,沒有下崗,沒有立案,數億國有資產消失在無聲無息中。
《瞭望》新聞周刊報道,重慶一家陶瓷企業的產品,曾被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選定為“國宴瓷”,被外交部確定為“國禮瓷”和“國徽瓷”。但這家輝煌一時的國有控股企業,如今卻只能靠出租廠房設備存活,上億元國有投資無法收回,還欠下數家銀行3億多元債務。
追尋該企業的衰敗史,會發現一條似曾相識的軌跡:國企“扭盈為虧”-管理人私立門戶-承租國企資產-實現私企贏利。背後的謎團同樣並不陌生:曾經如日中天的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停產,其原因何在?造成重大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最終會由誰來承擔?
謎底尚未揭曉。供以外界管窺的是,當國資流失回避了併購、破產、下崗等慣用元素時,可將職工和國資監管者同時陷於“靜音”模式。無聲無息中,精心設計的防範環節已被逐個突破。
私企“草船借箭”
重慶該國企在成立之初,通過向銀行貸款,引進當時世界先進的生產設備,一度擁有4億多元資產,躋身重慶輕工“五朵金花”。此後數年,企業連續虧損嚴重,於2005年底停產。
停產後,一家2003年方成立的私營企業租賃了幾乎所有廠房和機器設備,並接收絕大多數原企業職工。這家私企的第一大股東,正是原國企的董事長。
記者調查發現,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原國企董事長一直身兼私企第一大股東,兩個身份並存時間長達三年。其人晚至2006年方辭去國企董事長一職,並於次年成為其出資成立的私企的法定代表人。
對此,原國企所屬的上級集團有人表示,該私企是改制產物,“該走的程序都走了,改制是經過集團同意的”,“在改革的探索階段和轉型時期,這種行為不好評價”。
也有人表示,改制者出很少的錢去租賃國企的廠房和設備,然後以折舊的方式再逐步減少購買成本,以小搏大,獲得很大的私人利益。
而上級集團2007年1月新履職的領導,直至當年3月到原國企考察時,才發現在那裡從事生產的,已經不是自家企業。
這一變化,被受訪專家形容為:“草船借箭”。國企管理人吃著國有俸祿的同時,私造同業經營的“草船”,最後滿載地“借”走了精弓良箭。
留下的巨額國資虧空,不僅讓上億元國有投資無法收回,還連帶諸家銀行損失慘重。後者面臨著3億元不良債權。由於原國企並未申請破產,銀行收回債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職工安置也留下不小的包袱。雖然大多數原國企職工已被新私企接收,但還是遺留了社保、公積金等問題。2010年9月,上百名職工圍堵原國企大門,訴求上述問題。當地政府歷時1個多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維持秩序、調查研究、接待上訪。據事後估算,此次圍堵造成損失7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