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新華網報道,卡塔爾《海灣時報》網站12月26日發表日本前防衛大臣、現自民黨總務會長小池百合子文章,題為“第二次冷戰正在進行嗎?”下面是文章主要內容。
由於受到中國大規橫增強軍力、其周邊國家結成新的戰略合作群體以及美國重新承諾支持亞洲安全等動向的迷惑,許多精明的觀察人士指出,2010年出現了亞洲新冷戰的星星之火。然而“第二次冷戰”真的不可避免嗎?
儘管遷就中國在亞洲的稱霸衝動是不可想像的,但仍須盡一切現實的努力以避免地區外交中的窮兵黷武。
中國目前全然不顧“韜光養晦”座右銘的做法讓亞洲各國領導人感到十分擔憂,不管是新德里還是首爾,東京還是雅加達,莫不如此。從中國拒絕譴責朝鮮無故擊沉韓國“天安艦”和炮擊韓國島嶼,到其聲稱對日本、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不同群島擁有主權,以及最新提出的對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本網注)的領土要求,中國已經顯露出妄自尊大。因此,“圍堵”一詞將主導亞洲的外交討論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認為需要成立一個正式的聯盟結構來遏制中國——就像當年遏制蘇聯所需要的那個聯盟一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至少在目前是錯誤的。人們不應忘記,當年的“圍堵”是用來對付蘇聯極權體制的,那時蘇聯不僅在意識形態上具有侵略惶,處在鞏固其對東歐(還有日本的北方領土)殖民化的過程中,而且還蓄意隔絕了自身同更大範圍的世界經濟的聯繫。
而今天的中國則截然不同。至少從歷史上看,中國很少像蘇聯那樣採取過明目張膽的軍事帝國主義做法。中國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孫子強調在心理上而不是通過作戰削弱敵人。一直到最近,中國對地區霸權的爭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孫子的理念。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30年前放棄了經濟上自給自足的政策。今天,中國與亞洲的經濟聯繫根深蒂固,而且人們希望這種聯繫能夠持久下去。中國的出口機器利用來自亞洲各地的大量元件進行總裝,其中既包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也包括較為富裕的新加坡、台灣、韓國和日本。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資格幫助中國與先進的泛亞生產網絡捆綁在了一起。所有各方都從這些聯繫中獲得了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