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24日電/台灣師大國際事務與全球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蔡宏明今天在旺報撰文分析中美關係以及與台灣的互動。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9日會面,並發表《中美聯合聲明》,宣布“建設全面互利的經濟夥伴關係”,也強調中美致力於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合作關係,以推進共同利益,因應本世紀的機遇和挑戰。該《聯合聲明》為2011年及後續的中美關係設定了基本結構,也彰顯出中國運用“經濟槓桿”,增進雙方戰略互信的策略,其對台灣之潛在影響,值得關注。
胡奧會為長期關係定調
“聯合聲明”內容除了涵蓋加強中美關係、促進高層交往、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建設全面互利的經濟夥伴關係、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合作以及擴展人文交流等全面性架構之外,在“促進高層交往”中明列兩國元首期待在美國夏威夷州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非正式會議期間會晤,以及“中方歡迎美國副總統拜登今年訪中,美方歡迎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此後訪美”,尤其有為中美關係長期發展“定調”之意涵。
中美雙邊關係一向呈現“合作與分歧並存”的特徵。兩國除了在聯合國改革、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改革、氣候變化、G20峰會、東亞峰會等議題存在明顯分歧外,在處理對台軍售、網路自由、人民幣匯率、釣魚台事件和南海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和態度。然而,“經濟利益”卻是促進雙方戰略互信的最佳槓桿。
一方面,美國的經濟復甦遲緩與失業率居高不下,奧巴馬提出“人民幣匯率仍舊被低估”的強悍發言,另方面胡錦濤為美國商界帶來450億美元出口協議,預料可以創造超過23萬個職位,為落實奧巴馬於2010年3月所公布“國家出口戰略”、促進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重要關鍵。
有利於陸企進入美市場
同時,由於人民幣升值,根據羅狄安集團(Rhodium Group)之推估,2010年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金額達49億美元,較09年的22億美元攀升逾倍,而迄今美國至上有33個州、港口和直轄區已經派代表到中國招商,預期未來“中美經濟夥伴關係”將促進更多大陸企業赴美投資,以取得美方先進的科技、品牌,並直接進入美國市場,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之全球布局。
更重要的是,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在休士頓同美方簽署了《中美清潔能源合作協定》中,包括了中國國電集團與美國UPC集團的合作。根據《協定》,雙方將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7個風電專案,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以及2010年12月美中商務貿易聯合委員會中,中方承諾在第三代行動通訊、智慧電網、與其他次世代科技的市場技術標準,中國將對美國企業開放等,都顯示中國將“十二五規畫的調結構需求”與“中美經濟合作框架”相結合之策略思考。
對台灣而言,除了關心美中關係競合,對台灣軍購、參與國際空間等影響外,美中經濟合作框架所導致兩岸與美國經貿關係之“彼長我消”現象,與對兩岸產業比較優勢之長期影響,也值得關心。
特別是由於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透過併購獲得品牌、分銷管道、技術知識以及客戶網路,將給台灣產業帶來競爭壓力,值得台灣的政府部門與產業界,密切觀察與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