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這一刻,中國的左手握住了日本的右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00:31:35  


中國國際救援隊在日本地震災區搜救。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作為日本《產經新聞》駐北京的記者,矢板明夫在翻閱當天的《環球時報》時,無意中發現了一篇來自中國學者的倡議書。 

  那是3月16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的第5天。一封題為《讓我們向日本伸出溫暖的手——100名中國學者的倡議書》的公開信發表在這份報紙的國際論壇版上。倡議書中,100位簽名學者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指出“雖然歷史遺留問題不時造成國家間政治的摩擦,但克服民族心智成長過程中的宿命困難,需要相互砥礪良知和仁愛”,而“自然災害使人類的道德產生超越,面對自然災害的相互援助也能成為歷史和解努力的一部分”。

  矢板明夫記得,看到這封信時,心裡“一下子覺得蠻感動”。尤其令他意外的是,名單中的100位倡議者中,有不少都是他的“老熟人”——他們都曾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日本發表過“強硬言論”和“激烈批評”。

  “人道主義超越了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矢板明夫說,“在網絡上對日情緒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謝謝這些願意站出來引導輿論、傳遞常識的中國知識分子們。”

  當天上午,他便撥通了《環球時報》主管評論的編委王文的電話。“謝謝你們。”他說。

  在日本國內,《環球時報》一直被認為是“一份民族主義立場”的報紙。而在中國,矢板明夫所供職的《產經新聞》被視為“擁有鮮明的民族主義立場”的右翼報紙。

  “但這一次,兩份報紙體現了相同的價值判斷。”王文告訴記者,次日《產經新聞》便刊文報道此事,向日本民眾傳遞了這份來自中國的善意,“在天災面前,人類應該攜起手來,不為別的,就因為我們都是人。”

  申請加入的學者,已經足夠組織第二個甚至第三個“百人簽名”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