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經過14天的馬拉松會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終於落下帷幕。和以往的氣候大會不一樣,本次大會在兩個關鍵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一是通過決議要求發達國家在《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減排指標;二是啟動綠色氣候基金,使發達國家兌現承諾,在資金、技術方面切實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不過,儘管德班大會成果積極,但遠難稱完美,仍留下問題待明年的卡塔爾氣候大會解決。
新華網消息,大會所獲成果對發展中國家總體有利。在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力爭下,大會通過的文件沒有使用歐盟提出的“路線圖”、“法律效力”等詞句,而改為“進程”和“法律框架”;明確了綠色氣候基金的資金來源將以西方的政府資金為主,企業投資為輔,而發展中國家將在自願的原則下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會上,美國和歐盟的分歧正在加劇,而且愈加公開化。歐盟代表赫澤高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批評美國在氣候變暖問題上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她說,歐盟在控制氣候變暖問題上正在發揮“領導人”的角色,歐盟和美國漸行漸遠。
美國對歐盟則採取了避其鋒芒、迂回應對的策略。美國氣候談判特使斯特恩先是對歐盟的“路線圖”表示不感興趣,甚至說“路線圖”的提法本身就有問題,但後來又模糊地表示支持,稱美國也希望建立一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機制。但就在斯特恩表態的當天,美國國務院澄清說,這並不意味美國已同意加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
針對歐盟提出了綠色氣候基金應盡快建立的要求,美國沒有反對,但同時又以基金的透明度、管理模式和資金來源不符合美國要求為由,阻撓基金盡快成立。
美國和歐盟之所以一個保守一個積極,背後都有深刻的利益動機。美國不願意為減排指標而犧牲利益,而歐盟卻試圖利用減排指標和其成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謀取利益。然而這種差別,使歐盟在第二承諾期上與發展中國家找到了更多共同語言。最終,各方使美國成為了氣候談判中的一個“孤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