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在被網民戲稱為“無路可走的村莊”甘肅文縣石川壩村,由於資金短缺以及同周邊村莊的利益難以協調,當地一條被暴雨衝垮的大橋歷時兩年無法修復,一些不願繞路的村民只能溜索過河。但在廣東省雲安縣石城鎮,牽涉多個村莊利益並同樣受制於資金短缺的一條公路的建設卻可在兩個月內從圖紙進入實施階段。
據新華社報道,石城鎮的效率得益於當地農民於2011年6月首創的組-村-鎮三級理事會機制,理事會成員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以組為基礎三級聯動。其中,組級村民理事會對村莊重大事項決策實行“一事一議”,協調村莊內部利益。村級社區理事會和鎮級鄉民理事會通過定期例會匯總民情民意,並通過列席村民代表會議、鎮人民代表大會將民情民意分別向村“兩委”、鎮政府集中反映,使群眾利益訴求有了制度化的反映渠道,突出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長期跟蹤中國農村治理改革的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教授鄧大才認為,三級理事會是中國農民的又一制度創新,它發揮了群眾在改革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是對現有村民自治制度的深化,促進了農村治理的上下級互動,也是中國在“深水區”推進改革的一個縮影。
十八大召開前夕,“中國改革是否停滯不前”成了一些西方媒體上喧吵的議題。
中國改革開放始於三十多年前,它拋棄階級鬥爭,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最終創造了奇跡。如今,中國發展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不斷推動改革進程,才能在世界經濟低迷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形勢下,實現穩中求進。
中國將在11月召開的十八大上,總結30多年來尤其是十六大、十七大以來的治國理政實踐,科學制定引領中國繼續前進的大政方針,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歷史,最早的改革來自民間。1978年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坐牢風險率先“分田單幹、包產到戶”,掀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村改革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