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廣州一家婦產醫院近日遭到數十人的嚴重打砸,造成6名工作人員受傷。帶頭肇事者是該醫院的一名患者家屬,他懷孕的妻子胎死腹中。目前為止,相關醫療鑒定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結果指證是醫院的過錯。
新華社消息,近年來,由醫患矛盾引起的打砸醫院、傷醫、殺醫事件在中國時有發生。
中國醫院協會今年8月份發佈《醫院場所暴力傷醫情況》顯示,全國30個省份,316家受訪醫院中九成以上的醫務人員遭到過謾罵、威脅。2003年至2012年,中國共發生惡性暴力傷醫事件40起,其中2012年發生了11起,造成7人死亡,28人受傷。
由醫療糾紛引發的暴力案件使中國醫患關係始終處於敏感地帶,同時也引發了中國醫生群體的集體焦慮。據中國媒體公佈的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顯示,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醫改政策研究專家李玲說,中國每年培養的醫學專業畢業生人數超過60萬,然而最終選擇做臨床醫生的只有20%。“80%的醫學畢業生沒有穿上白大褂,高昂的培養成本被白白浪費”。
學醫5年的宋波在醫院工作三年,最終於2011年棄醫經商。他回憶說,高昂的學習費用以及漫長的求學經歷之後,在醫院工作的基本工資卻不足兩千元。工資其餘的“創收”部分則來自科室當月治療費用以及藥品回扣。“醫生給病人開貴藥、多開藥的情況難以避免”。
長期以來,中國以藥養醫的體制陋習難以根除,醫療回扣利益鏈打破了醫患之間本該有的信任。當前中國患者普遍認為,醫生的開藥、治病的動機並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從中撈取利潤,實現自己的高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