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減少和規範涉企收費,看住向企業亂伸的手,是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規範市場秩序的重要舉措,對於降低經營成本、激勵投資創業,意義重大。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較大之時,這樣的應對舉措再度透露出宏觀決策的新思路——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經濟發展的新活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惠及百姓生活。
以簡政放權為穩增長建立長效機制
就在不少企業因產能過剩等問題遭遇困難之時,一股創業浪潮逆勢而上:今年3月份全國新登記註冊私營企業29.2萬戶,同比增長57.6%,4月份全國又新登記註冊私營企業34.8萬戶。
這就是改革的“魔力”。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從今年3月1日起全面實施,取消了企業法人註冊資金最低限額和年檢等規定,大幅降低了准入門檻。這項改革正在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以預見,這些新設立的企業將逐步增添未來經濟運行的動力。
“中國經濟在增速換擋期始終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決策層又已明確不會因一時波動出台強刺激政策,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和先手棋的改革正在發揮穩增長的作用,而且更為健康、長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指出。
在繼續取消和下放審批權的同時,一場制度性的變革正在展開。今年兩會結束不久,國務院60個部門、1235項行政審批事項,首次逐一公布在網上,接受公眾監督。而上海自貿區正在探索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管理方式,負面清單之外的事項由市場主體依法自行決定。
“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樣的改革正在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這可以說是最大的穩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穩增長是為了穩就業,而解決就業較多的小微企業獲得了財稅改革的更大支持。今年4月份,國家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擴大到10萬元,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16年底。企業每雇傭一名登記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可按照最高每年5200元的定額減免營業稅等稅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