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馬絲路印記:千年前已有中華文明痕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07:14:22


雞場街入口,矗立著鄭和寶船的模型。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馬六甲,一個我們從小就在歷史書裡認識的城市。這個因為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而崛興的城市,至今仍然存留著“明朝的天際線”。這個城市留給我們的印象是如此親切,就讓《廣州日報》“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採訪團東南亞組在馬來西亞的“絲路尋訪”從此開始。

  廣州日報報道,在馬六甲,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傳奇有很多: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兩次途經,五次登陸,設大型“官廠”,興水上貿易;還有傳說中為紀念鄭和傳奇而命名的三寶山、三寶廟、三寶井……

  當然,馬來西亞的“絲路印記”不只留存於馬六甲。

  在吉打州日來峰和穆達河之間的“布秧穀”,公元2世紀時的狼牙修國遺址,在遺跡挖掘中發現的中國古代瓷器、錢幣,便是海上絲綢之路早在公元初就已抵達馬來的見證。

  在馬六甲北面的檳城,就是鄭和航海圖上的檳榔嶼,曾是鄭和船隊的淡水和食物補給地。

  今天的馬來西亞人,依然對廣州的絲綢情有獨鐘,每年兩次的廣交會,更是許多馬來西亞商人必須要來的盛會……

  用馬來西亞首相府對華特使黃家定的話來說,馬中關係,正如習近平主席訪馬時所引用的馬來諺語:切水不斷。而絲路,也從未斷過。

  遺跡尋訪:馬六甲滿城難尋“鎮國山碑”

  黃昏的馬六甲河口,陽光依舊猛烈,河面金光點點,宛若綢緞。偶有一兩條游船逶迤而至,劃破緞面的平滑。這條流淌了千年的河,靜謐如斯,讓人難以想象它昔日的喧囂與繁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