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這幾年,關於公務員該不該漲工資,過段時間就要討論一次。不過,相比於此前的“只聞樓梯響”,這次終於是“看見人下來”。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基本確認了這一點。
人民網觀點頻道刊登署名“范正偉”評論文章指出,一邊是塵埃落定,一邊是爭論四起。“主人還沒漲,僕人倒先漲了”、“公務員已10年沒漲薪,換你你幹嗎?”“看看你們的灰色收入再哭窮”、 “嫌收入少你別幹啊”……我們依然在延續著過去的討論模式——就像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所言,每一個人都對公共事件評頭品足,卻既不需要自己調查真相,也不必承擔任何責任。換句話說,我們交流的,更多的不過是情緒罷了。
此次公務員漲工資,是在養老金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破除“雙軌制”,一碗水端平,意味著公務員要自己開始交保險。因此,工資漲了的部分,大部分交了養老金,個人真正拿到手的,不過是幾十到幾百塊而已。
由此可以理解,為何有人說“公務員工資問題,關乎錢,但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除了錢,就像前邊說的,更多時候是情緒牽引、立場先行、各執一端。其結果,不僅無助推進改革,還會擴大社會裂痕。就此而言,“正確地談論”公務員漲工資問題,恐怕先要走出“情緒誤區”、避免“兩個主義”。
一是官僚主義。認為公務員高人一等,是社會的優先群體,凡事應該先行一步。不可否認,工資十多年沒有變,反“四風”後福利也沒多少了,許多公務員過得確實不容易。但就像孟子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除了“哭窮”、“喊窮”,更要反思,為何人們敏感於公務員漲工資?如果說工作壓力大,是不是所有公務員都很忙?如果說基層公務員苦,人們接觸最多的不也是基層公務員?如果福利都沒有了,為何還有一些單位在變相分房?
尤其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背景下,一味地強調自身工資低,卻不問這一職位的強大吸引力,恐怕也很難讓人買賬。許多人是為了理想才當公務員的,但也不可否認,也有的人是為了圖“穩定”,而穩定本身也是一種“報酬”;還有的人是期望積累資本,這也可以算作一種“期權”。不管哪一種都說明,公務員漲工資的前提,是破除對公務員的種種不合理想象,還原公務員作為一個職業的單純性質,以及進一步改善公務員的社會形象。這有賴於改革與反腐的持續發力,也離不開公務系統透明度的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