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想必大家對改革不缺少決心和勇氣是充分認同的,“壯士斷腕”的提法早就婦孺皆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80餘次提及“改革”;也不是沒有“施工圖”,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已列出80類500多項改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改革章節列出簡政放權、投融資體制、價格、財稅體制、金融、國企國資、非公經濟以及科技、教育、文化、醫藥衛生、養老保險、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等改革清單。
此間瞭望新聞周刊刊載文章指出,那關鍵之年什麼最關鍵?大家也不會陌生,就是消除“中梗阻”導致的改革膠著局面。形象點說,就是媒體整天傳播的“最先一公里”“最後一公里”、“中梗阻”“腸梗阻”等。
高層最頭痛的問題是改革方案“落地”。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抓頂層設計與抓改革落地始終相伴而行。2月27日,在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改革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改革,一定會遭遇梗阻的,否則就不叫“改革”。“改革”一詞,源遠流長。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因胡人服飾多為皮革所制,故有“改革”一詞。自古至今,改革從來非易事。中國歷史上歷次“變法”“維新”,不無終成大功之先例,但更多是中道崩頽,或曇花一現。原因不複雜,改革是在給定的時間段中,針對既定目標對複雜利益格局進行深度調整,被調整者,特別是利益被做減法者,反彈情緒、掣肘動作,甚至阻撓設障,都在意料之中。
新時期開啟的改革大業,“梗阻”一直就有,想必也將繼續存在。只不過每個時期的“中梗阻”不一樣。要對症下藥,就很有必要把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的“中梗阻”摸清搞透。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梗阻”,更多是思想、觀念特別是意識形態上的“梗阻”,包括改革前景不確定性導致的“消極梗阻”。而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利益變化巨大,利益格局集團化特征明顯,直觀表現在以“階層認同”為紐帶的利益集團分化。這種“利益”,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不同利益集團間的分歧、對立、衝突是客觀存在的,不同利益集團為著某種“共同目標”臨時聯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