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時代下中緬關係的走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30 00:19:07


昂山素季訪華是中緬關係的又一熱點
  中評社╱題:新時代下中緬關係的走向 作者:陳青(澳門),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教授、港澳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應中國共產黨邀請,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6月中旬訪華,這是繼3、4月份緬甸炮擊中國邊境地區之後,中緬關係的又一熱點。其實從2011年後,位於中國西南邊境這個被西方世界封閉多年的國家就開始躁動並很快被炒熱。中緬這兩個曾被認為關係最平靜的國家近年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又是什麼影響著兩國未來的發展路向?

  緬甸政局變化世間少有
  讓人質疑其能否自我決斷

  緬甸有135個民族,緬族人數約佔65%,主要聚居在經濟文化相對發達但缺乏礦藏資源的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區,以信仰佛教為主;其他撣族、佤族、克欽族、欽族等,分佈在經濟落後、交通不便、自然資源卻相對豐富的東、西、北部的高原地帶,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及其他宗教。緬甸目前的版圖有很深的英殖民時期的烙印,1948年緬甸獨立後掌握中央政權的緬族事實上從未真正統一過緬甸。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經濟發展水準的差距、對自然資源的爭奪與民族宗教問題的糾結交織在一起,極易引發衝突。

  1947年2月,昂山將軍領導的自由同盟與眾土族領袖簽訂了體現出民族平等、實行民族自治的《彬隆協定》。隨著同年7月昂山將軍與七位部長遭刺,企望建立在民族大團結基礎上的緬甸聯邦運動從此瓦解。眾土族上層人物擔心喪失世襲特權,執政的自由同盟政府與邦區領袖缺乏信任、自由同盟內部爭權奪利、分崩離析,特別是1961年把佛教定為國教後,引起了克欽族中的基督教徒的強烈不滿,在美英等國支持下,克欽族武裝幾乎推翻仰光政府。1962年3月,吳奈溫將軍接管了政權,實行社會主義綱領和一黨政治。期間政局動蕩、武裝林立、最多時存有上百支獨立武裝部隊。吳奈溫總理曾說,“若要問哪一個國家反政府武裝最多,那就是緬甸”①。

  1988年3月,緬甸發生空前未有的反政府群眾性活動。蘇貌將軍接管政權,將“緬甸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1988年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出生於仰光,其父為昂山將軍、其母曾任駐印度大使,其兄昂山吳長期寓居美國,其夫邁克·阿里斯是英國人,生有兩子。)從英國返緬後卷入反政府活動,其於當年9月組建的全國民主聯盟次年在大選中獲勝。但政府對此選舉結果不予承認。為此,美國宣佈對緬制裁,整個西方世界隨之加入了這次非常嚴厲的經濟政治制裁。2008年,緬甸納吉斯風災導致十幾萬人死亡、上百萬人流離失所,使軍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丟盡顔面。國家的脆弱不堪、民生的長期凋敝、西方的封鎖制裁以及亞非等地區軍人政權很不堪的下場,時任總理的吳登盛和三軍總司令丹瑞大將達成共識,要維護現政權的合法性,就要通過主動政改來擺脫困境、重返國際社會。2011年3月,吳登盛和一群剛脫下軍裝的軍官以民選的文官總統與政府官員身份從軍政府手中接過權力,開始以民主為旗幟、對西方開放。

  緬甸獨立後這六十多年,西方議會制度,社會主義綱領、一黨專政,軍人政權,當今世界政治制度的三種“靈丹妙藥”,都操練過,然而最終結局卻是:全球一國中最多民族武裝、土地富饒資源豐富而人民最窮、最封閉(2011年才開始解封)。究其原因,武裝衝突,客觀上要求中央政權要有強大的武力,但緬甸將軍們要的是“一個國家──緬甸,一個民族──緬甸人,一個宗教──上座部佛教”。 而不是民族大團結的聯邦。他們高高在上壓迫眾土族,只能激起持續不斷的民族武裝衝突。而不斷地輪換不同政治體制也使軍頭們一夜致富,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度沒收工商業主——主要是華人華僑的財產。

  另外,民主鬥士多為緬族──在國內是昂山素季與其全國民主聯盟,在國外則主要聚居於英國。他們與緬族將軍們一樣奉行大緬族主義。宣稱:只要民主復興,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空話喊了幾十年,早已失去大多數民族武裝的信任。

  這樣就形成了民族武裝一日不放下武器、軍頭們就一日不交出權力、民主政治就一日難以真正的實現之政治怪圈,目前誰都走不出來。

  緬甸民間有個笑話:“兩個緬甸人在一起,會出現三個黨”──即產生兩個政黨加一個統一陣線。雖然半個多世紀來,緬甸內部族群與族群、民族與民族、政黨與政黨、左派與右派之間彼此折騰,雖然所有土族與所有民主力量都痛恨霸道且無法無天的軍頭們,但如其一旦被推翻,很多人又擔心緬甸會“巴爾幹化”──大崩潰大瓦解。這真讓緬甸人糾結!緬甸能自己解決民族與民主這彼此關聯的兩大問題嗎?真令鄰居們擔心。

  中緬關係近年由熱變冷

  中緬關係是新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中最奇獨的一個。中緬有兩千多公里邊境綫,緬甸是南亞與東南亞的交接點,是中國走向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緬獨特的地緣、民族關係使中國大陸每當面臨外部入侵、封鎖時都把目光轉向緬甸。抗日戰爭時期的中緬公路曾成為中國的“生命綫”。新中國成立後,面臨著西方世界的封鎖,又是緬甸最早成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1954年,緬甸吳努總理拒絕參加美國主導的反共反華包圍圈──《東南亞條約》,邀請周恩來訪緬,共同發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新中國正是通過緬甸這個通道第一次在非社會主義國際舞台發出國際外交的主張並在印尼“萬隆會議”閃亮登場,開啟了邁向非洲之門。緬甸還是最早與中國劃定邊境的國家,1960年10月1日兩國簽訂《緬中邊界條約》。為此,新中國出兵將國民黨殘部趕走,再把原領土劃出。即“打掃好門庭、讓予友邦”,開世界外交之先例。

  1967年奈溫軍政府因策劃殺華反華排華,致使兩國交惡,差點被緬甸共產黨軍隊推翻。1987年緬共解散,1988年,緬甸受到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可以說,在緬甸最困難的時刻,正是來自北方的資金、物資和商品成為緬甸經濟賴以生存、人民得到實惠的補給。當然,為緩解中國對馬六甲海峽原油運輸的依賴、降低海上運輸原油風險的中緬油氣管道、中緬鐵路等項目也緊鑼密鼓進行。中緬雙方在受到西方封鎖時都會靠向對方。

  至2010年,中國已是緬甸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然而正是2010至2011年間,中緬關係出現拐點。自2011年起,中國資本在東南亞擴大投資的同時,在緬甸卻出現了驚人的收縮,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中國在緬甸投資額於2010財年(當年4月至次年3月)達到82億美元的高點後,連續三年大幅下滑,2011財年減少約50%,2012財年再次減少約90%,2013財年則再次減少95%,僅二千萬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