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盧文端:香港“本土意識”需注入國家情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6 14:12:43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在2015年的區選中,一些打出“本土”招牌的政黨及候選人取得不錯的成績,引發社會對“本土意識”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特區政府和建制派的一些人視“本土”話題為“港獨”禁區,幾乎完全“失語”,結果令反對派候選人得利。這種說法雖然並不準確,但卻值得重視。香港的“本土意識”是需要理性務實討論的重大課題。如果輕易將“本土意識”等同於“港獨意識”,將會傷害很多有“本土情懷”但決不贊成“港獨”的香港市民。當然,也要看到,“本土意識”在一些別有用心政客的操弄下,確實容易演變為“封閉意識”甚至是與國家分隔的“隔離意識”、“港獨意識”。“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本土意識”只有注入“國家情懷”,才不會走偏,才有可能走得遠。在此基礎上,建制派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演繹自己對“本土意識”的看法和理念。

  不可將“本土意識”等同“港獨意識”

  生於斯長於斯的港人,對香港有一種特殊的“本土情懷”,是非常正常的事,即使是對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情有獨鍾”,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一國兩制”也是適應這種“香港情懷”產生的,因而也可以說是對這種“本土情懷”的一種保護。以此為內涵的“本土意識”,不應該視為“港獨意識”。

  這種與“港獨意識”相區別的“本土意識”雖然強調“本土利益”,但並不否定是在“一國”之下的“本土利益”。因此,“一國兩制”特殊條件下的香港“本土意識”,雖然比“中國意識”之下的廣東“本土意識”或上海“本土意識”更為強烈,但本質上仍然是從屬於“中國意識”的一種地方意識。“港獨意識”則不同,其謀求與國家隔離,甚至以所謂“自決建國”為目標,在性質上違反“一國”原則。對於“港獨意識”,必須劃出紅線,堅決遏制和打擊。

  如果簡單粗暴將“本土意識”與“港獨意識”掛鈎甚至等同,予以“無情批判”、“殘酷打擊”,難免會傷害一些港人的感情。這既不符合港情,也是不明智的。

  警惕“本土意識”異化

  也要看到,“本土意識”在別有用心的政客操弄下,容易演變為分離傾向,甚至走向極端的“港獨意識”。事實也正是如此。某些人刻意將“本土”與內地對立起來,藉自由行來港的內地旅客太多、佔用有限空間和搶購奶粉、佔用學額等事件,企圖將一些港人的“本土意識”引向分離思潮。有極端分子更提出所謂“港人自決”、“獨立建國”之類的“港獨”口號,引起香港社會的憂慮以至北京的關注和警惕。

  香港某些人肆意操弄扭曲“本土意識”的內涵,將“本土”與國家對立起來,主張香港與國家割裂,將“本土”變成“排內”,在政治上成為“分離主義”,在經濟上則“異化”成“保護主義”。這不僅有違“一國兩制”原則,而且對於香港的整體利益也沒有好處。要防止“本土意識”被人操弄為損害香港的負能量,其中的關鍵就是要將“本土意識”與“分離主義”切割。

  “本土”議題 建制派不“缺位”“失語”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句港人熟悉的話,同樣適用於討論“本土”話題。記得2015年“兩會”期間,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香港代表團以〈怎樣認識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為題發言。他所講到的“3個看清”,至今讀來仍然很有啟發:第一個應該看清的是,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靠山;第二個應當看清的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與內地加強合作;第三個應該看清的是,香港將會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長期發揮最特殊的補益作用。事實上,包括西方先進國家在內的眾多國家,都在努力抓住機會搭乘中國的“經濟快車”。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更是羨慕香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越位置。當前,香港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突破瓶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還是在內地。抓住國家發展機遇,是香港的出路;與國家隔離,無論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死路一條。

  在香港社會廣泛關注的“本土”議題上,建制派不應該“缺位”,更不應該“失語”。正是在“一國”的前提下,香港“本土意識”所要維護的地方利益,仍然與國家利益具有一致性,愛香港與愛國家,維護香港本土利益與維護祖國利益是相通的,香港的“本土意識”需注入利港利國的“國家情懷”。這才是建制派應該發出的聲音。

  來源:明報 作者盧文端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