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評:恢復高考40年 知識改變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5 00:20:57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網評:恢復高考40年 知識改變中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毛莉
 
  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復,用知識之光照亮了無數中國人的前程,照亮了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航程。在高考恢復40周年之際,回首高考之於個人與時代的深刻影響,別具意義。6月17日,在全球化智庫舉辦的“那三屆研討會——紀念高考恢復40周年暨77、78級畢業35周年”上,40餘位77、78、79級學人(以下簡稱“那三屆”)共敘如歌往事,暢談家國情懷。
 
  “冬天裡的春天”
 
  1977年,是錢穎一在北京郊區密雲縣插隊的第四年,孟曉蘇在一家汽車廠當工人的第十年,他們的命運在這一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出現了轉機。1977年,在鄧小平同志過問和大力支持下,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關閉十餘年之久的高考之門重新開啟。570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軍營哨所紛紛奔赴考場。隆冬時節的寒冷遮不住他們胸中湧動的暖意——通過個人努力奮鬥改變命運的希望之路打通了!
 
  通過不同尋常而異常激烈的選拔,錢穎一叩開了清華大學的大門,今天已成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孟曉蘇被北京大學錄取,後來成長為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研究者與推動者。像錢穎一、孟曉蘇所經歷的那樣,無數個令人感奮的高考故事,已經積澱為深刻的集體記憶。
 
  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不僅是要追憶無數鮮活和精彩的個體生命體驗,更要探究其所承載的精神內涵和時代意義。
 
  恢復高考,讓“知識改變命運”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回憶起當年如饑似渴學習的場景,許多“那三屆”記憶猶新。“我們那時候很多人都想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史哲都要通,讀理工科的也要懂唐詩宋詞。”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曙光說。
 
  恢復高考,為人才向上流動提供了公平渠道。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朱永新回憶說,高考給了所有人平等的機會。1977年高考對考生幾乎不設門檻,他的大學同學裡有很多連初中都沒上過,年紀大的同學幾乎是年紀小的同學父輩的年齡。
 
  為改革開放奠定人才基礎
 
  與“知識改變命運”之先聲相呼應,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奔湧而來。正如全球化智庫理事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所言,恢復高考“在思想、理論與實踐上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更為改革開放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成為一個國家得以重新復興和興旺的根本”。
 
  被稱為“改革開放的一代人”的“那三屆”學人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錢穎一清楚地記得,在他讀大一期間發生了三件大事: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美。這些重大事件深刻影響了錢穎一的人生選擇,20世紀80年代他留學美國時從數學專業轉向經濟學,就是因為受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時代感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